●收入:縮差距 共富裕
在今天的中國,一邊廂,失業(yè)下崗、生活艱辛的人為數(shù)不少,另一邊廂,國際奢侈品展覽上購者云集,有人一擲千金,竟為了個純金鑲鉆的坐廁。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fā)布的《二○○五年社會藍皮書》顯示,二○○五年城市居民中最富有的百分之十家庭與最貧窮的百分之十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過八倍,有六成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不到平均水平。貧富懸殊則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二○○六年,一項旨在化解階層沖突、彌合社會裂痕的變革悄然進行,在中央主導下開始推進。
五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專門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問題。十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再次將分配體制改革作為重要議題之一,并詳細確定了改革的原則、目標及部署,采用“補低、擴中、調(diào)高”策略。
種種跡象表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正逐步走向深入。不過,既要減少社會矛盾讓更多人分享經(jīng)濟成果,又不能破壞合理的市場分配規(guī)則!肮哺粫r代”如何實現(xiàn)“財富分配的和諧”,在效率與公平之間尋求平衡,無疑是對中共執(zhí)政能力的重大考驗。
●教育:“名牌衫”與廉價衣
二○○六年,教育部發(fā)言人王旭明是備受非議的新聞人物之一。他在接受新華社采訪中的一段“教育購衣論”,可謂石破天驚!敖逃秃帽裙涫袌鲑I東西,如果有錢,可以買一萬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沒錢,就只能去小店,買一百元一套的衣服。”此言一出,輿論嘩然。
數(shù)字是最好的論據(jù)。教育改革之前,全國高校的年人均學費僅為二○○元,一九九七年實現(xiàn)“公費生”和“自費生”并軌收費,學費標準開始節(jié)節(jié)攀升,目前已達五千元左右。也就是說,近二十多年,中國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長不過三致五倍,而大學學費的漲幅卻高達二十五倍至五十倍。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xié)委員鮑義志的提案顯示,按照目前的收費標準,一個西部貧困農(nóng)民必須用三十五年的純收入才能供出一個大學生。
除了上學貴之外,就業(yè)難,是莘莘學子另一項沉重的負擔。“畢業(yè)了,我們一起失業(yè)”,成為校園中流傳甚廣的告別語。奔波于各大招聘集會的大學生往往有著背水一戰(zhàn)的壯烈感言,“找不到工作,無顏見江東父老。只要單位管吃管住,哪怕沒有底薪也可以。”
令人憂慮的是,今天中國教育的兩道門,一道門是昂貴的票價當?shù),一道門是涌堵的人群攔路。何去何從,拭目以待。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