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2日電 《解放軍報》今天刊文評述中國倡導的“新安全觀”。文章指出,新安全觀今年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在實踐中顯示強大生命力,凸現了中國軟實力的增強。
新安全觀得到更加廣泛的理解和支持
文章說,新安全觀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由中國領導人提出以來,在上海合作組織以及中國-東盟框架內引起了積極的反響,在周邊安全機制中顯示出了強大的活力。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又在多個場合積極倡導新安全觀,展示了中國追求和平發(fā)展,謀求周邊和世界穩(wěn)定的積極意愿,贏得了許多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今年6月在上海舉行的紀念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五周年大會上,該組織觀察員國的元首和政府代表與會,新安全觀的理念有了更多的傾聽者。今年11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通過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宣言》指出,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安全威脅和非傳統(tǒng)安全挑戰(zhàn),按照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的精神,維護全體發(fā)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這也是對中國提出新安全觀的理解和認可。
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部江凌飛教授分析說,冷戰(zhàn)結束后,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各國在安全上的整體性和共同性空前增強,安全合作因此成為新的潮流。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新安全觀之所以受到歡迎和理解,就在于其中蘊含的雙贏和共贏思想,切合了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主題,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在實踐中顯示強大生命力
文章指出,中國不僅是新安全觀的積極倡導者,也是新安全觀的積極實踐者。
近年來,上海合作組織在反恐斗爭和地區(qū)安全事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其他一些地區(qū)“越反越恐”的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陳玉榮認為,這主要是在戰(zhàn)略指導上堅持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協(xié)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陳玉榮說,今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元首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上,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于國際信息安全的聲明》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2007年至2009年合作綱要》,明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還將在俄羅斯舉行聯(lián)合反恐演習,這些都將進一步彰顯新安全觀在地區(qū)安全事務中的生命力。
今年以來,中國分別與俄羅斯、美國、巴基斯坦、菲律賓、越南等國進行了防衛(wèi)與安全方面的磋商。江凌飛說,這些國家中,既有近鄰又有遠邦;既有與中國安全利益攸關的國家,又有愿意就國際和地區(qū)安全形勢同中國交換意見的國家。這些磋商,本身就可以起到加深了解、增進互信的作用,磋商取得的成果也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地區(qū)安全問題,因此,舉行這種磋商既可以展示新安全觀的影響,本身又是落實新安全觀的重要實踐。
凸現中國軟實力的增強
文章認為,新安全觀體現了中國尋求與其他國家和平相處的誠意與努力。
北京師范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學院的劉靖華教授認為,新安全觀在一定范圍內得到理解的現狀,既是當今國際社會各國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時代特征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他認為,中國正在從國際秩序的被動接受者逐漸成為主動的參與者、改革者和維護者,新安全觀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軟實力的增長和影響力的增強。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長,新安全觀將有可能獲得更加廣泛的認同。(呂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