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這是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這個全面深化改革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論斷是由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充分體現。
群眾路線是黨的性質宗旨在黨的根本路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集中體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又貫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稕Q定》用“六個緊緊圍繞”來表述全面深化改革的戰(zhàn)略部署,其中第四和第五個“緊緊圍繞”直接關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這個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稕Q定》關于加快社會事業(yè)改革和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就是圍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這個主線論述的!稕Q定》在論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時指出,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會在論述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時再次強調,切實做好各項工作,保持經濟社會發(fā)展勢頭,關心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繼續(xù)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fā)展預期目標。
當前,我國發(fā)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zhàn),前進道路上尤其是在社會公平正義方面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過,我們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應該說,人民群眾的這些期盼都是合情合理的。但我們也要看到,這些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有些方面離人民期盼還有很大差距。
當然,我們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充滿信心的。這個信心來自于《決定》為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主要有二:一是堅持發(fā)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說,發(fā)展是解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基礎。雖然我們現在有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有利條件,但仍然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把“蛋糕”做大,才能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實現人民福祉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依靠制度安排。從當前我國實際出發(fā)解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問題,關鍵在于制度安排,F階段存在的許多社會不公現象,大多是發(fā)展中的問題,我們只有在發(fā)展的基礎上通過制度安排、法律規(guī)范、政策支持等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我們既要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進一步把“蛋糕”做大,又要通過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實現社會公平的制度安排,進一步把“蛋糕”分好,從而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決定》在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思想中強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這就鮮明指出了改革的根本價值取向:改革為了人民,改革必須依靠人民,改革的成果應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要緊緊依靠人民,把群眾利益作為改革的根本標準,把人民滿意作為檢驗改革成敗的重要尺度。推進任何一項關系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福祉的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這個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要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fā)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
越是面對艱難復雜的改革任務、世所罕見的風險挑戰(zhàn),越要重視激發(fā)群眾的參與熱情,越要暢通群眾的參與渠道,越要強調同群眾協商、析事明理,以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ㄗ髡邌挝唬褐醒朦h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