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丹霞地貌“申遺”成功,一時間各地掀起了“申遺”熱潮。據(jù)建設部統(tǒng)計,我國如今有35個項目正式備選“申遺”,各地躍躍欲試提出“申遺”的,已經排到了下個世紀!吧赀z”不但越來越熱,而且成本越來越高。據(jù)報道,牽頭中國丹霞地貌“申遺”的湖南新寧縣,為這次“申遺”花了4億多元,而其每年財政收入不過2億元。(《中國青年報》8月24日)
漫長的“申遺”路上,一擲千金的壯舉屢見不鮮。廣東開平碉樓“申遺”花費1.36億元,河南安陽殷墟投入2.3億元,西安先是耗資百億整修大明宮遺址公園,最近不惜耗資千萬移建三處景觀。人們不禁要問:“申遺熱”背后的真正驅動力是什么?
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申遺“錢途光明”。在一些地方政府看來,一旦某個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其品牌效應便迅速放大,成為旅游業(yè)的“金字招牌”。事實的確如此,1997年“申遺”成功的山西“平遙古城”,門票收入從“申遺”成功當年的125萬元增加到2008年的7500萬元。云南麗江古城“申遺”成功后,旅游業(yè)對當?shù)谿DP的貢獻率常年保持在50%以上。面對如此巨大的經濟效益,地方政府這筆賬很好算,巨資“申遺”值還是不值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
然而,對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而言,并不只是一個算經濟賬的問題。當“申遺”被以成本效益為尺度的功利邏輯所左右,就會有變味的嫌疑。在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公約里,對世界遺產的要求是“一切以保護為本”?梢哉f,保護文化遺產才是“申遺”的根本目的,然而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目前的“申遺熱”顯然有本末倒置的趨勢,保護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經濟利益最大化反而成了首要目的。
對于巨資“申遺”背后的功利化心態(tài),我們應當予以足夠的警惕。在筆者看來,巨資“申遺”應當謹慎行事。巨額投入之后,“申遺”能否成功尚不可知,如果不成功,誰為這場“豪賭”買單?即便“申遺”成功,在功利心態(tài)的驅使下,能不能有效保護遺產又是一個問題!吧赀z”的目的在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如果內心深處充滿了對文化遺產的敬畏 和 尊重,又何必花費巨資弄一頂帽 子 戴呢?別志雷
參與互動(0) | 【編輯:吳博】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