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2月9日電 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于2月8日重開,一下子又吸引了幾多眼球。在東亞國家即將經(jīng)歷農(nóng)歷新年的前夕,人們期望著六方會談的成果能夠成為一個祥和喜慶的春節(jié)的厚禮。然而經(jīng)歷了太多挫折與失望,人們似乎不敢為此次會談的重開彈冠相慶了。香港《文匯報》今天發(fā)表評論文章指出,從2003年六方會談開始以來,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五輪,六方會談就像一幕懸念迭起的連續(xù)劇,當人們滿心期待時,它卻令人失望地落幕,而當人們似乎認為危機已經(jīng)不可避免時,卻又重現(xiàn)了柳暗花明的希望。意志、耐心和出色的外交技巧一次次使得危機化險為夷。如果說中國扮演了力挽狂瀾的角色,兩位當事方朝鮮和美國沒有喪失可貴的理智也應該值得稱道。
會談的幾個特點
文章稱,此次會談有幾點值得關注:第一是這次會談是朝美雙方柏林磋商之后召開的,朝美雙方就金融問題達到了解決意向,應該說找到了解決朝核問題的一個切入點和突破口,為朝核問題的實質(zhì)解決邁開了關鍵一步;第二,從各方釋放出來的信息看,達成一個落實9.19聲明的解決方案的可能性較大,中國副外長武大偉日前透出信息,此次會談有望三四天結(jié)束。顯然,這次會談不再會在艱難地尋找共同出發(fā)點上浪費時間了,而是爭取一個水到渠成的結(jié)果;第三,武副外長還宣布,除了六方會談代表之外,六方外長也可能進行會晤。這無疑將提升六方會談的規(guī)格,還有可能將會帶來更大的成果——即就保障半島安全和東亞和平機制達成更具有建議性的聲明。
朝美雙方態(tài)度是關鍵
文章指出,在朝核問題上,中國努力扮演了調(diào)解者的角色,但問題的最后還有賴于美朝雙方。美朝雙方如果真的重回9.19聲明達成的起點,關鍵在于重建信任。2002年第二次朝核危機最大的后果是美朝雙方喪失了最基本的信任,彼此都認為對方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經(jīng)過幾年的風風雨雨,遲遲不能取得根本進展,也在于缺乏信任。2005年9月19日通過了六方共同聲明,原本以為朝核問題已經(jīng)取得轉(zhuǎn)折性進程,但隨后美國又采取了不友好的政策,朝鮮開始以牙還牙,引爆了核武器。結(jié)果所有的階段性成果一時間全部化為烏有。所以,達成共識難,能夠執(zhí)行更難,而能夠徹底貫徹落實難乎其難。而所有的協(xié)議和政策,如果沒有基本信任作保障,都只能是一紙空文,F(xiàn)在朝美都需要超越歷史的陰影,重頭再來。
朝美需調(diào)整政策
文章認為,朝美雙方從客觀上也需要調(diào)整政策了。朝鮮面臨嚴重的經(jīng)濟和能源困難,這些困難決不會因為擁有核武器而得到解決,擁核不是解決國內(nèi)困難的靈丹妙藥,反而會造成國內(nèi)困境雪上加霜。朝鮮領導人終于意識到必須重振經(jīng)濟才是出路,朝鮮只能回頭也必須回頭了。但是如果朝鮮只抱著走一步看一步,仍然熱衷于交易外交,不放棄最后這張核牌,沒有徹底改變現(xiàn)有核計劃的決心和意志,那么朝核問題的前景仍然不容樂觀。
從美國而言,它已經(jīng)在中東陷入了歷史性的困境,不可能再在東北亞挑起爭端。而且朝核問題由于中國等國的斡旋,具備了走和平道路的堅實基礎和契機。
但美國如果確實希望問題得到解決,它就需要改變解決問題的思路。它需要深刻理解朝鮮的關切和處境,了解朝鮮的所思所想,抱著真誠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急朝鮮所急,認真地有階段性地幫助朝鮮解決其面臨的問題,而不是居高臨下,全然忽略朝鮮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地位和尊嚴。
美國還沒有學會與小國打交道
文章指出,美國應該積極地建設性地反思和調(diào)整以往處理朝核問題時的錯誤做法,諸如技術環(huán)節(jié)上的失誤以及學會與朝鮮這樣的國家強化溝通能力。在朝核問題上,如果美國仍以遏制或壓制為本,以改善關系為輔,把改善對朝政策作為權宜之計,虛與委蛇,則朝核問題的根本解決仍然難以實現(xiàn)。從美國的對外政策看,美國最大的問題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與小國正常地打交道,結(jié)果把一個個小國都樹為敵人,把一個個小國都變成了馬蜂窩。個中教訓尤其值得美國深思,要知道國家,無論大小,沒有誰是天生的學生,美國也不可能成為所有國家的老師。這個關系搞不清楚,美國的錯誤還會接踵而來。從歷史上看,所謂大國對小國犯下的小錯釀成的世紀悲劇還少嗎?
在朝鮮核試爆之后,現(xiàn)在人們又一次欣喜地看到六方站在了堅實的9.19聲明的起點上向前邁步了,它不是一個新的起點,卻可能成為一個新的開始。然而,回首以往,人們?nèi)匀徊坏貌辉谛念^打上一個感嘆號和問號:朝核六方會談一次次接近問題最后的解決,卻又一次次從頭再來。人們一次次期望這一次而不是下一次,卻不得不一次次重新等待。這一次還會成為下一次嗎?
縱觀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真可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王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