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2月7日電 德國《明鏡》6日刊文,題為:美國人流血犧牲換來石油寥寥。
維基解密公布的機密文件揭示了一個與世人此前所想出入頗大的事實,伊拉克戰(zhàn)爭并未給美國的石油工業(yè)爭取更多的優(yōu)勢,相比之下,競爭對手所獲要普遍比美國人更多,只有哈里伯頓一家美國公司真正獲利。
2009年6月30日,當時的伊拉克石油部長侯賽因•沙赫里斯塔尼在巴格達拉希德飯店向跨國公司公布第一批石油鉆井協(xié)議。他說的十分直接,此次開發(fā)可能不會產(chǎn)生多少利潤,每一桶油都會有固定的價格回報。
但這些公司仍然抱有極大的期望,由美國公司康菲石油公司牽頭的財團希望獲得伊拉克西北部一個開發(fā)難度頗高油田每桶26.70美元的回報;而對于科威特邊境附近的魯邁拉油田,埃克森美孚公司提供的每桶4.80美元的回報;由BP牽頭的財團會則對3.99美元的桶油回報頗感興趣。
但是當沙赫里斯塔尼宣布伊拉克政府的決定時,競標現(xiàn)場頓時陷入一片死寂。伊拉克石油部一口咬定最高桶油報酬只能是2美元。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并且石油鉆井公司還需要去更換伊拉克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的石油鉆機。
2009年12月,在第二輪競標開始前夕,沙赫里斯塔尼透露了比第一輪更低的桶油回報。最后,以法國道達爾公司為首的財團和中國石油獲得了合同。其他簽署合同的國家分別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安哥拉,挪威,英國和俄羅斯。但這里面卻沒有一家美國公司。
在此之外的正式投標過程中,也只有兩家美國石油巨頭設法爭取到其他油田合同。
“沒有流血換石油”是抗議者用以諷刺布什政府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的一句口號。 2003年1月《明鏡》一個封面故事的標題甚至使用了“鮮血換石油”,分析了伊拉克的作為石油大國的角色。
華盛頓的保守勢力一直說,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將用于支付戰(zhàn)爭和國家重建,F(xiàn)實來看,美國人的確在流血犧牲,卻很少有石油“流向”美國。隨著原油日產(chǎn)量達到250萬桶,伊拉克石油生產(chǎn)已恢復到接近戰(zhàn)前的水平。預測表明,未來20年內(nèi),伊拉克的石油產(chǎn)量將會是現(xiàn)在的2倍到3倍。
但事實是,美國在伊拉克的花費超過7000億美元,這里的石油收入?yún)s流向了其他國家。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