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安理會十五個成員國二十三日投票一致通過由英國、法國和德國起草的制裁伊朗的決議,要求伊朗立即中止鈾濃縮活動,并決定對伊朗實行一系列與其核計劃和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禁運、凍結資產和監(jiān)督相關人員出國旅行等制裁措施。
這是近五個月來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通過的第二份決議。然而,伊朗方面的反應依然強硬,總統(tǒng)內賈德稱決議為“廢紙一張”。不僅如此,伊朗還宣布將從二十四日開始安裝三千臺離心機,并聲稱將調整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關系。
伊朗作出如此強硬的對抗響應,看來是早有準備。八月三十一日以后,美國一直在極力推動安理會通過一項對伊制裁的新決議,圍繞相關草案歷經了多次磋商,一拖就是四個月。這段時間內,伊朗抓住美國的兩個弱點:中期選舉共和黨失利暴露出布什政府中東政策的失敗,這令德黑蘭相信美國對其并不具備有效的打擊手段;
磋商伊朗核問題的六國機制內部并不一致,從十月二十四日英、法、德等歐盟三國在美國支持下首次散發(fā)有關決議草案到十二月二十三日安理會最終通過該決議,在六十天時間里草案文本幾經改動,最終通過時已經四易其稿,各方之間的分歧由此可見一斑。對伊朗來說,這種分歧意味著一種可以利用的回旋余地。
雖然安理會最終仍然通過了決議,但是從決議的內容來看,對伊實施的制裁措施是有限的;這次決議雖然在外交與政治上對伊朗構成了壓力,但是并未對其造成實質性的損害,相關的制裁措施之前就有了。決議通過后,伊朗方面的一些強硬表態(tài)和舉動并不出人意表。
但從總體上而言,該決議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質意義,主要作用在于向伊朗傳遞明確信號,敦促其恢復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否則將有可能面臨國際社會的孤立和安理會更加嚴厲的制裁。
在目前情勢下,安理會不可能一手包辦伊核問題,國際原子能機構仍然是處理該問題的主要機制,對話和談判始終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和根本出路。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王光亞強調,解決伊核問題需要全方位的外交努力,特別是要加強安理會之外的外交努力。
就目前的反應來看,伊朗“逾期不執(zhí)行”決議的可能性很大。當真如此,伊朗核問題還可能進一步升級。由于發(fā)展核項目深得伊朗民意支持,因此盡管在此前的伊朗專家會議與地方議會選舉中,溫和保守派占據(jù)優(yōu)勢,但是在核問題的立場上,伊朗國內任何政治勢力都很難做出根本性的改變。關鍵要看明年一月新一屆美國國會開會之后美國內部政治的變化。
民主黨內一直有種聲音,要求政府就解決伊拉克問題與伊朗進行直接對話,新任的國防部長蓋茨對此也表示支持。如果真的能實現(xiàn)直接對話,核問題恐怕是難以回避的話題,到時情況可能會不一樣。(來源:《澳門日報》12月26日社評,有刪節(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