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7月17日電 珠寶玉石為不少女士的心頭好,捧場客為求得珍寶不惜一擲千金,卻可能購得劣貨假貨,換來一肚氣。據(jù)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消委會最新一期選擇月刊披露,06年共收到251宗有關珠寶首飾的投訴,其中有消費者在珠寶行買到會變色的白金戒指,甚至有消費者誤買價值4萬元的注膠玉手鐲送禮,結(jié)果追討不果,白白損失金錢。
香港消委會總干事劉燕卿表示,去年其收到251宗個案,主要為內(nèi)地旅客投訴在港購買的黃金成色有問題,今年首5個月亦收到143宗投訴。其中李先生去年在珠寶行購入3枚戒指,店員推介時指聲稱戒指是白金18K制成品,但店員發(fā)出的單據(jù)及戒子上皆注明“750.18K”的字樣,但他沒注意戒指的成色標示,及后他發(fā)現(xiàn)戒指明顯變色,呈現(xiàn)較深的黃色,他向珠寶店查問,珠寶店聲稱該3枚戒指的黃金成色,已注明成色,故拒絕退換。
龍先生則于去年在珠寶公司購買3只玉手鐲,花費4萬元,回家后把其中一只手鐲送給朋友,思前想后下,決定將余下兩只玉手鐲送到內(nèi)地化驗所化驗。結(jié)果顯示,兩只手鐲是曾經(jīng)被注膠、漂白及經(jīng)染色處理,故透過消委會,向有關店鋪要求退回兩只手鐲。但店方堅持玉手鐲沒問題,要求龍先生在香港實驗室再檢,如有問題才愿退款,令龍先生甚為不滿。
香港消委會提醒消費者,購買黃金時切記要求店方詳細列出黃金、黃金合金及白金制品的成色標準,回購準則等,并檢查對照制成品上的成色標志。 并表示,香港與內(nèi)地化驗所檢驗方式不同,消費者為免各執(zhí)一詞招致?lián)p失,應考慮前往貼有香港及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商會所頒發(fā)的“天然翡翠標志計劃”標志的店鋪,以確保購得的屬天然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