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老湿机69福利区无码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金融頻道

"銀信合作"被叫停 此類產品占銀行理財產品50%

2010年07月12日 09:13 來源:揚子晚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在銀行以后買不到信托貸款類產品了?不會吧!”廣州一王姓女士感到很愕然,因為她已經連續(xù)兩年持續(xù)購買了這種產品。在她看來,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中,這類產品屬于穩(wěn)健且收益靠前的品種,對于她這樣的保守投資者來說,銀行提供的能跑贏CPI的產品并不多,特別是今年以來CPI屢屢走高。7月2日,監(jiān)管層口頭通知信托公司暫停一切與銀行理財業(yè)務對接的銀信合作產品。此舉被視作監(jiān)管部門整頓表外信貸狂飆、嚴控信貸規(guī)模風險的一記重拳。

  銀信合作產品占比達50%

  今年上半年就有2萬億元左右

  有關研究機構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銀信合作產品業(yè)務增長3000億元,一季度末余額達到1.3萬億。二季度,銀信合作產品業(yè)務逐月狂飆,據測算,僅二季度發(fā)售產品總額就達1.4萬億,而同期人民幣信貸投放總額也不過2萬億左右。這正是監(jiān)管面臨的困境。今年國家嚴格控制貸款規(guī)模,而由于銀行通過與信托公司合作發(fā)行產品,將客戶的貸款需求包裝成理財產品進行消化。

  普益財富相關研究員對記者表示,根據他們的統(tǒng)計,自去年以來,在銀行理財產品中,銀信合作產品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而這50%的產品中,又有80%以上的產品屬于信貸資產類和信托貸款類產品。由此可以想象,暫時叫停信貸對資產類和信托貸款類產品的打擊。

  此前,信貸資產類和信托貸款類產品往往在銀行一開售時,就遭到熱捧!邦A約很踴躍,我們分行只分到1300多萬的銷售額度,目前客戶預約已經只剩下一點點額度了!蹦持匈Y行一位理財師對記者表示,近期銷售的一款信托貸款類產品,在正式的銷售起始日的前一天,已經幾無額度。

  據悉,由于7月2日接到監(jiān)管的嚴令通知,目前大部分信托公司已不敢再接銀信合作的單。某股份制銀行原定于5日-7日成立的4款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到8日為止也未能發(fā)布產品成立的公告,這在以往是不會出現的事情。

  銀行和信托公司都受影響

  相當于銀行收緊了房地產貸款投放

  分析人士稱,銀信合作理財產品被叫停,受影響最大的要數商業(yè)銀行。上半年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行業(yè)貸款都受到嚴格監(jiān)管,但這兩塊業(yè)務的貸款需求量仍然非常大,比如不少房地產公司就通過銀信合作業(yè)務成立房地產信托理財計劃。缺失了銀信合作,銀行相當于收緊了其貸款投放,這比損失銷售理財產品獲取中間業(yè)務收入可能更頭痛。有信托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一般銀行從此類產品中收取的手續(xù)費也只在0.5%左右。當然也有收取費用高一些的,比如0.805%的也有。南方某信托公司信托管理部副總經理對記者表示,對銀信合作產品,信托公司收取的手續(xù)費其實很低,“一般不超過0.5%”。但銀信合作產品的發(fā)行規(guī)模這兩年并不小,該人士介紹,今年銀信合作業(yè)務在信托公司業(yè)務中占比正常來講應該在1/3左右,而從收益上講,據此推測,銀信合作業(yè)務給信托公司帶來的利潤應該不到1/4。

  買4%高收益理財產品沒戲了

  短期可關注銀行債券類產品

  銀信合作被叫停,銀行理財產品將會少一些選擇。

  普益財富對記者表示,以最近發(fā)行的信托貸款類產品和信貸資產產品為例,一年期的產品收益率一般要略高于4%,半年期的產品收益率在3.7%左右。這種收益率,在銀行發(fā)行的穩(wěn)健型產品中,一直是佼佼者。投資于債券和票據市場的一年期產品,收益率一般難超過3%。

  不過,目前有媒體報道稱,據接近監(jiān)管層的人士透露,銀信產品叫停只是暫時措施,監(jiān)管意圖重點為規(guī)范資產表外化現象即打擊信貸類銀信合作理財產品。摸底結束后,非信貸類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將再次放行,但同時信貸類理財產品或將納入表內監(jiān)管,并提取風險撥備。

  普益財富對記者介紹,銀信合作產品除了占大頭的信貸資產類和信托貸款類產品之外,還有少量證券投資類產品。

  某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金融市場部負責人表示,現在不能做信貸理財產品了,理財資金可能要投到債券市場上,下半年中長期信用債券產品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業(yè)內人士認為,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短期內可關注收益次之的債券類理財產品。 

參與互動(0)
【編輯:李瑾】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