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選設計撿回來
程泰寧老先生成為頭一輪評委中唯一一位兩院院士,其實很偶然。
出于回避的考慮,建筑界多位院士都無法擔任首輪評審的評委。程泰寧原本也打算參與投標,卻在召集團隊開會的頭兩天突然病倒,住院兩周,無奈錯過了機會!皼]準兒是老天準備把另外一項任務交給我!崩先税腴_玩笑地聊起了話題。
第一輪評審同樣循序漸進,從344件選出100件,再選出50件,最后剩下20件。一件件設計作品在投影幕上依次閃現(xiàn),風格迥異、各有千秋。評委們面前擺著選票,看到欣賞的作品,就在與之相應的編號下打鉤。因為一時有事抽不開身,等程泰寧趕到評審現(xiàn)場時,作品已經(jīng)被刪掉了294件,老人只參與了前20名的投票。
說句實在話,票是投了,前20名也選出來了,但程泰寧總覺得欠點什么,他隱約覺著找不到一個特別鮮亮、特別有意思的設計來。帶著心底的一絲遺憾,10天之后,程泰寧又參加了第二輪評審會。因為許多單位和個人的作品在首輪中被淘汰,評委選擇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第二輪的評委換了一大半,其中好幾位都有院士頭銜。這一輪將從20件作品中選出8個。
由于作品數(shù)量大幅減少,第二輪的評審更加審慎、細致。20個候選方案的設計圖被貼在靠墻展板上,一溜兒排開。這輪評審也給了評委們充分品評、討論、交換意見的時間。每個人都明白這輪評選草率不得,選出來的8個方案將被進一步修改和深化,直接影響到最后的結果。更何況,8個方案各有所長、各有特色。有的簡潔大方、功能布局合理;有的線條優(yōu)美、現(xiàn)代感強;有的取材于中國山水,有的借鑒了傳統(tǒng)的如意結,還有的從樹葉漂浮于水面上獲得了靈感,不認真看看、仔細想想還真難以決斷和選擇。討論開始之前,評委們大多在翻看20件作品的設計文本,也有人在展板前面走過來、踱過去,每張圖紙都得瞧上半天。心急的,已經(jīng)三三兩兩地在小范圍內(nèi)議論起來。
程泰寧卻有點特立獨行!耙驗槲覅⒓舆^上一輪的評審,對這些作品比較了解和熟悉,就沒在上面花更多時間!崩先私忉屨f。他一個人蹓跶到會議室的一角,那里的桌子上擺著幾厚摞設計文本。工作人員介紹說,那些是已經(jīng)落選的設計,如有興趣也可以翻翻。
文本按20名至50名、50名至100名、100名以后的順序分門別類地碼放著。程泰寧參與過50進20的評選,所以他一伸手,就從排在50名之后的設計看起。老人心里其實有個若隱若現(xiàn)的期待:沒準兒能碰上個讓自己眼前一亮的作品。
還真就讓他碰上了。
“第一眼看見它,我就感覺跟其它設計明顯不同。我一直覺得,世博園里的各個國家館肯定是五光十色、光怪陸離,我們的中國館恰恰應該反其道而行之,要大氣、要莊重、要鎮(zhèn)得住!背烫⿲幙瓷系倪@個設計,大膽使用了鮮艷的紅色,層疊挑高,倒椎體造型雄渾古樸,極富中國氣息。唯一遺憾的是,外面罩了一層簾幕,僅從效果圖上看,模模糊糊,特色不彰。老人估計,這便是它落選的重要原因。因為在首輪評審中,評委們只看到了做成幻燈片的效果圖,絕沒有時間和精力把兩卡車的資料全看一過。
畢竟是對評審對象有所觸動,程泰寧對自己的想法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他趕緊招呼了幾位評委一起來把關,大家一致建議程泰寧在隨后開始的討論會上推薦一下。受到這個啟發(fā),又有評委從已經(jīng)落選的方案里,挑了一些出來。當然,只有程泰寧的推薦獲得了通過,足見第一輪的評審大體還是合理的。
討論時,程泰寧道出這樣一番見解:“中國建筑界有種被西方文化裹挾的傾向,西方的建筑藝術注重形式,以怪異、新奇的陌生感為美,這與中國傳統(tǒng)審美傾向并不一致!倍婆e的這個設計與西方的新奇、怪異很不一樣,一看就是中國的東西。
結果,從落選紙堆里淘出來的方案獲得評委全票贊成,以最高得票數(shù)進入最后一輪的角逐。這樣的峰回路轉,不禁使人聯(lián)想起悉尼歌劇院的誕生。1957年,233份設計參與了“悉尼歌劇院”的設計競標。美國建筑大師沙里寧對業(yè)已選出的10個方案無一滿意,卻在遭淘汰的方案中找出了丹麥建筑師約恩·伍重那份只有寥寥幾筆的設計方案,結果正如沙里寧的預言,悉尼歌劇院成了“偉大非凡的超群創(chuàng)作”。程泰寧很希望這個失而復得的方案也能蟾宮折桂并被世人認可。
評審結束,設計者名單也隨之公布出來。程泰寧一看,自己所推舉的方案上設計者署名:倪陽。
難以取舍的兩個方案
盡管該設計的基本品質(zhì)獲得肯定,評委仍對華南理工大學的方案提了不少意見,如國家館入口空間過于局促,斜坡式的展室空間不符合展覽要求,館內(nèi)垂直交通的布置也欠合理;特別是建筑造型的形式感雖強,但意向稍弱,提煉仍覺不夠;建筑里面的構件尺寸過大,缺乏對比,肌理顯得過于簡單……第三輪投票在8月中旬,此前的一個月時間里,所有入選方案都將進行修改與深化設計。
對于設計師而言,修改的難度也許并不亞于最初設計。后者可以隨意揮灑,前者卻常常得根據(jù)大眾審美、功能需要與專家、領導意見而做出妥協(xié),這其中并沒有是非對錯,只是觀念和思考角度不同而已。
倪陽說,他們?nèi)∠苏衷谕饷娴哪缓,以使作品看上去更加清晰、震撼,但原本想要的隱約、含蓄的氣質(zhì)便沒有了;入口處由原來的緩坡式設計改成了大步級,75級大臺階烘托出國家館的氣勢與莊嚴,可達性、親民性或許就差了一些;頂部實體部分原本是中空的,造型更輕巧,但考慮到展陳的需要和便捷,也不得不改為一體。
8個方案修改、深化的過程中,招標組織者之一、世博集團的相關人員也沒閑著。他們在上海、廣州、深圳、北京等地來回奔波,與8個方案的設計者一家家溝通。施建培印象最深的一次,他們一早由上海飛到廣州,與華南理工大學的設計師見面,之后驅車3個鐘頭,去會深圳設計院的人,下午五六點鐘直飛北京,那里還有清華大學和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的人正等著他們。
前8名里,清華有兩個方案入選,建筑系教授張利率隊設計的作品是其中之一。施建培解釋說:“最初設計只有框架,我們需要將更細致的要求盡快告訴設計人員,對于中國館,我們做了大量的前期規(guī)劃和論證,我們了解得更多,也知道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需要什么!
這話一點沒錯。在跟張利會面的過程中,施建培一針見血地告訴張利:“你的設計好是好,但中國味沒出來,我們需要一個有中國特質(zhì)的東西,一看就得是中國的!惫,此番修改之后,張利等人的設計方案氣象一新。
張利也對施建培等人的到訪印象很深。對于他提出的困難,施建培的回答毫不客氣:“不困難找你們干嘛?如果給你們帶來困難,我們也不道歉!痹诓恍概ο,8個方案一點點脫胎換骨。當程泰寧作為第三輪評委再次見到這些方案時,他眼前一亮,立馬知道一場激烈的角逐不可避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