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xiàn)“神秘”買家
湯臣一品開盤以后,在上海的豪宅市場上創(chuàng)造了兩項紀錄,一是每平米賣11萬,這是上海豪宅的最高價位;第二項紀錄就是,連續(xù)250多天沒有賣出一套房子。湯臣一品的支持者自嘲說,這叫曲高和寡,不過,我們記者采訪的時候,對方告訴記者,其實,已經有一套售價1.4億的豪宅賣出去了,買家是一個東南亞的華人,可是,上海地產圈兒的很多人都在懷疑這種說法的真實性。
徐彬:“我們不愿意透露客戶的身份,現(xiàn)在所有的預售合同跟買賣合同里面,規(guī)定了甲方,也就是發(fā)展商,不能透露買房者的身份,你們問公證處,公證處一定跟你一講,有這回事,可是他還是不會告訴你客戶的資料。”
記者:“就是我們通過任何途徑,都不會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了?”
徐彬:“對!
上海均價11萬的中國第一豪宅 250天未售出一套
記者聯(lián)系上海市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得到的答復果然是不便透露,第一套湯臣一品成交的詳情,成了一個無法求解的謎。
蔡為民:“顯然湯臣他們也不愿意提供買家確實到底是誰買的,這就很怪異了。”
沒有找到購房者,我們就無法知道那位買家是怎么考慮的,但房地產金融人士的眼里,這一套房的成交并不意味著市場認可了湯臣一品的定價。
陳基強:“因為唯一印證你價錢是對的不對的,就是有多少人成交,甚至你說我第一套成交了,但是其實在一般市場上的定價,假如你沒有30%賣掉的成交的均價,你還不能說市場定的價錢!
但是我們不妨來推測一下購房者的購買動機,首先,他是否是為了投資出租購買這套住宅呢?
蔡為民:“我想他沒有租個15萬,到20萬人民幣一個月,我想他是沒有什么投資報酬率可言,但是這樣的一個價位,什么人去租呢,我是非常懷疑!
蔡為民告訴記者,一般的世界500強的高管,每月頂多也就花2萬塊錢人民幣租房,而CEO可能花到每月1萬美金,這已經是相當高的價格了,所以出租一個月15萬到20萬人民幣基本不可能。
徐彬:“你絕對不能用房地產的眼光來看湯臣一品,我覺得這樣的話,你會看不懂湯臣一品。”
記者:“我們現(xiàn)在就是有一點這個感覺?”
徐彬:“但是如果你今天把它當做是一個藝術品,是一個收藏品,其實你就看懂了,所以我們這里的客戶絕對不會買來投資的!
既然不是投資行為,那么只有自住了,可是,誰來買這么貴的房子自己住呢?我們在湯臣一品的樓書上看到了這樣一行字:“只獻給顛峰世界的杰出人物”。
徐彬:“你不要拿一般小市民,我有100萬,我有200萬,我有500萬,我有5000萬,你來看這個房子,那你不是我的客戶,你也看不懂得我的房子,對不對,你現(xiàn)在想你有10億,這個房子只占你不到1/10的資產,你買不買?那甚至來講,我們今天找的不止是10億,可能是50億,100億這些的富豪,那他買不買!
戴德梁行:“就是懂得產品收藏價值的收藏家,而且對收藏里面最有能力的一批對象。”
為了嚴格的篩選出自己的客戶,湯臣一品還專門做出來一套預約看房的做法,就是對所有來看房的客戶進行資格審查。
徐彬:“參觀我們這里的房子的,必須要填一個詳細的一個表,包括你在上海你有多少個房子,你有多少資產,你必須要寫清楚,然后你在哪一家公司,你是什么職位,這都必須要填的!
湯臣海景花園有限公司專案協(xié)理馮忠良:“我們第一個關卡是預約單,第二個是想去看A棟客戶的人,他必須要有200萬的定存單。”
記者:“你們預約以后,有預約不上的嗎?”
馮忠良:“有的,蠻多的!
記者:“怎么就知道他們不是你們的主要客戶群?”
馮忠良:“比如說這個里面有很多內容實際上大概可以看出來,包括他的公司,他的職務,我想有一些比較容易分辨的方式。”
記者:“也就是說他買不起這個房?”
馮忠良:“籠統(tǒng)可以這樣說,對。”
湯臣公司想用這樣的手法,找到更多有效的客戶,但是對于湯臣公司的如意算盤,市場人士卻表示懷疑。
蔡為民:“對于很多的比較低調的富豪,中國富豪來講,他不太容易去購買這樣的產品,那么你說在世界500強的這種CEO呢,他又大可不必要在中國去買一個這么樣貴的產品,作為偶爾居住使用,所以你就想不出來,到底誰會購買。”
范偉國:“我覺得要把大量的億萬富翁集中在一棟樓里面,我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大,你這個房子買進去以后,你可能在兩三年之內,甚至更長的時間之內,你根本就沒有鄰居的,你很孤單!
住在湯臣一品的業(yè)主可能會感到有些孤單,但是在上海,湯臣一品這樣的豪宅并不感到孤單,因為在它的周圍,其實還有很多讓普通市民望而興嘆的天價樓盤,如果來看一下上海高檔住宅市場這幾年的變化,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上海出現(xiàn)湯臣一品這樣每平米11萬的房子,其實并不奇怪。
蔡為民:“上海方面的定價策略,基本上從最初的1999年最低谷的狀態(tài),那個時候是成本定價。”
蔡為民在臺灣從事房地產研究10幾年,99年來到上海,正好經歷了上海樓市從低迷到火爆的過程,他告訴記者,這七年間上海房價的制定策略,也走過了不同的階段,1999年時還是成本定價,開發(fā)商只求銷售率,售價比成本高出一部分就行。
而到了2002年-2003年,房價開始走高,很多的人,包括投資者、投機者,都聚攏在樓市,成本定價就變成了市場定價,市場能夠接受多少錢,就賣多少錢,擁有好地段的開發(fā)商們,這時候追求的,是在一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最大利益,因此他們定出的,往往是市場能夠接受的最頂端的極限價位。
蔡為民:“狂飆階段,那是一個價位的狂飆,從2003年SARS結束之后,上海的房價開始呈現(xiàn)說每一日三次是有點夸張,但是一周一次是絕對存在的,就像我剛剛提到的,一個禮拜要調價一次!
在2002年后,上海市中心區(qū)房價保持了每年30%的增長幅度,與此同時,高檔住宅市場不斷形成擴大,2002年,還只有2個高于2萬元/平方米的新盤上市,到2004年,高于2萬元/平方米的新樓盤就已經多達23個。
第一個被稱為“豪宅”的世茂濱江花園售價3000美元/平方米以上,但很快更多更貴的豪宅涌現(xiàn)出來,位于新天地旁邊的華府天地在開盤時,定價達到了7000美元/平方米,是周邊樓盤的兩到三倍,成為當時最貴的公寓樓盤,但是,兩年后的今天,與上海華府天地相似價格的樓盤已經不止一處,短短兩年間,上海豪宅市場被迅速培養(yǎng)了起來,湯臣一品的定價顯然也瞄準了更高級別的消費市場。
記者:“你們當時是怎么定這個價格的呢?”
徐彬:“第一個,上海不只是一個上海人的上海,也不只是一個中國人的上海,其實他是一個世界的上海,世界500強,300家已經進駐上海,馬上WTO,到今年年底開放,所謂的金融、保險,這樣的話,在一個國際性的都市里面,是應該有一個屬于富豪居住的環(huán)境。”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