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房產(chǎn)新聞 |
四、 不合理的制度成本應當盡快剔除
在上述分析中,我們實際上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判斷,就是房價較大幅度下降的關鍵,是土地重置成本的降低。
很長時期來,人們一直在指責地方政府“以地生財”,不斷高漲的地價導致了房價的不斷攀升。這個問題的關鍵,并非是“地價決定房價,還是房價決定地價”;需要重點探究的是,土地出讓收入干什么用了。
一般說,地方政府并不能把土地出讓收入用于當?shù)刎斦慕?jīng)常性支出項目,例如給公務員發(fā)工資;而只能用于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的長期性建設項目,例如建立交橋、修地鐵等(一些地方用來給政府建豪華辦公樓的問題另當別論),也即進行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所必需的市政建設。
從世界各國城市化的普遍經(jīng)驗看,城市長遠發(fā)展的市政建設投入主要是靠發(fā)行長期、超長期的市政債來籌集的。在我國,由于地方政府的經(jīng)常性財政收入不可能成為這種長遠發(fā)展的資金來源,又缺乏市場化的大規(guī)模融資手段,在這種制度條件下,土地出讓金就必然地成為籌集市政建設資金的代償渠道。
地價中包含這種“代償”功能,實際上與前些年安裝固定電話要收“初裝費”一樣,是非常不合理的。積極探索市政債等市場化融資方式,開拓與規(guī)范地方政府的市政建設資金籌集渠道,才能真正剔除地價中不合理的制度性成本,把地方政府從“房價助推者”的尷尬立場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讓房價回歸合理的市場定位。
(陳淮 作者為中國城鄉(xiāng)建設經(jīng)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