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北京樓市最近房價降了,我怎么沒感覺到呢?我一直關注的北京華僑城、格林萊雅、華紡易城最近不但沒降,還漲了不少,到底哪些項目降了呢?”一直關注樓市的“小康”在網上留言后,得到不少網友“深有同感”的回應:在“北京樓市成交量慘淡”,“樓市寒意漸濃”,“京城房價半年來首次下降”的一片“唱衰”聲中,購房人還沒真正享受到“降價”帶來的實惠。
“北京房價下降”是誤讀
目前市場上有關“房價下降”說法最初來源于中大恒基11月份的商品房市場報告:“11月份新開樓盤45個,均價每平方米14966元,比10月份新樓盤開盤均價下降了0.14%。”對于這個數(shù)據,上周,有媒體解釋為連月瘋漲的房價終于出現(xiàn)下降。
“我們的數(shù)據被誤讀了”,中大恒基相關人士對于這個數(shù)據解釋說:“這個數(shù)據只代表11月新盤均價的情況,不代表樓市整體房價。另外,我們在報告中已經明確,導致11月整體開盤均價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1月開盤的項目多為五環(huán)外的遠郊項目,其中,普通住宅項目達16個,項目開盤均價每平方米9191元!
另外,業(yè)內人士指出:“單看市場均價或項目的售價判斷房價走勢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據此數(shù)據去判斷,會對購房者決策以及政府的宏觀調控造成誤導。比如某月郊區(qū)項目供應量多了,市場均價可能就下來了,但實際上,房價并沒有變化,只是房價統(tǒng)計的比重變了;另外,對于一個項目來說,一期是塔樓,均價每平方米10000元,二期是板樓,均價每平方米12000元,表面數(shù)字是漲了,但產品不一樣,也不能簡單地推斷出房價上漲的結論!
“銷售速度放慢”已證實
“11月份,我們的銷售速度明顯放緩,遠遠沒有完成計劃的兩億元的銷售額!睎|四環(huán)外一項目經理這樣對記者介紹說。隨后,記者從多個開發(fā)商處得到“銷售速度明顯放緩”的說法。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網的交易數(shù)據也顯示:11月下旬,有5天住宅期房的簽約量在200套左右徘徊,日均簽約量比2006年11月份減少119套,比2007年10月份減少42套。
雖然大多數(shù)開發(fā)商都承認,銷售速度放慢了,但同時也表示,還沒有達到賣不動或降價的地步。這也正是許多購房人在樓市一片喊“冷”聲中,未能感覺到實質性“溫暖”的原因。(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