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時跟房子的面積大小并沒有必然聯(lián)系。
上周末,記者跟隨中海地產“2008年品質萬里行”到深圳、香港看樓盤,原本這次的考察范圍主要是一些高端樓盤,卻意外地近距離接觸了香港的公屋、居屋,以及公屋、居屋計劃、租置計劃的受益者,有機會對備受推崇的香港公屋制度做更深入了解。
最小公屋8平方米 見縫插針,小有小的住法
我們車在香港灣仔街頭穿行,即使是這樣的鬧市區(qū),馬路也不寬,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商鋪,便利店、建材店、小吃店……開間都不大,一間挨著一間,排得密密實實。順著底層商鋪往上看,通常3樓以上不是住宅,就是寫字樓,目測樓層都不低,多的有二三十層,少的也有十幾層。這就是香港典型的普通商品住宅——臨街、高容積率、底層多為商鋪。
“原來香港人都用窗機(窗式空調)啊!”在盯著沿途的住宅觀察了很久之后,一位同行的記者感慨地說。
“對,因為窗機比較不占空間!迸阃闹泻5禺a工作人員小邱解釋說,善用空間對香港人來說是很平常的事。普通香港家庭住的房子有多?“如果在臥室看電視通常是不需要遙控器的,伸腳就可以控制電視機開關了!毙∏裾f。
這聽起來像是玩笑話,卻沒有玩笑的成分。八卦雜志經常報道某香港明星購買了“千呎豪宅”,實際上“平方呎(平方英尺)”是英美制面積單位,1平方米等于10.7639平方英尺,“千呎豪宅”用我們習慣的單位來換算還不到93平方米。
經常有人詬病,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面積太小。實際上,香港的公屋(相當于廉租房)和居屋(相當于經濟適用房)的面積也普遍集中在30~60平方米,最小的公屋面積僅8平方米,供1人居住,最大的69平方米,供6~12人居住,而且多是二三十層的高層住宅。
怎么辦?除了使用窗式空調、液晶電視這類比較節(jié)省空間的辦法,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把功能空間從室內移到室外。普通香港家庭的居住空間一般都不大,所以在香港經常可以看到穿插在住宅、寫字樓、商場之間的小塊綠地、運動場等休憩、活動的公共功能空間。新建小區(qū),無論是普通商品房還是公屋、居屋都會有公共康樂場地,住戶可以租借公共場地辦燒烤、辦生日會。
豪宅區(qū)旁也建公屋 住在廉租房里一樣看海景
淺水灣,背山面海,香港知名的豪宅聚集地。路上看到幾幢淺藍色高層住宅,不知誰問了句,“這是什么樓盤?”司機周師傅,看了一眼,說:“這就是公屋嘍!
這就是公屋,在淺水灣?我們有些詫異,還來不及細看,車子已經沿著盤山公路往上,居高臨下可以看到小區(qū)依坡而建,靠近路的一邊是一小塊公共康樂場地,擺著一個小型的兒童滑梯等游樂設施,看起來跟我們之前看到的“豪宅”沒什么不同——雖然沒有那么華麗,但是很干凈、溫馨。如果一定要形容,豪宅比較像世家公子,而它就像教書先生。
這么漂亮,環(huán)境又好的小區(qū)是公屋?大家一致要求再回頭去看看這個小區(qū)。香港的小區(qū)物管非常嚴格,沒有事先聯(lián)系又不認識業(yè)主,根本進不了大門。正巧,有業(yè)主要出門被“逮個正著”。從他口中我們得到了兩個消息,一是這個小區(qū)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建的,二是小區(qū)里一些房子可以看到海景,比如他家。
已經有十幾年房齡的房子成色這么新,讓我們吃驚,廉租房可以看到海景更讓我們吃驚。就在距離這個小區(qū)三四分鐘車程的地方就是每套以億元計的豪宅“富豪海灣”項目,銷售人員直說,這一億元中有三分之一是用來買淺水灣一帶的海景的。
有人羨慕這片漂亮的海景,我們的司機周師傅卻悄悄告訴我,這樣的房子他還不要住。“這里連地鐵都不通的!彼f。雖然不通地鐵,但走幾分鐘路就有巴士站,這里的交通其實很方便。周師傅會這么說,是因為他有更好的選擇。
按照香港的公屋制度,公屋單位的分配是依照登記在輪候冊上的先后次序來辦理的,符合資格的申請會按家庭人數(shù)以及所選擇的地區(qū)進行分隊輪候,在有單位可供編配時依照單位大小及所在地區(qū)而分配給最先在該隊伍等候的家庭。換句話說,申請公屋的家庭可以決定自己愿意居住的地區(qū)。而根據(jù)區(qū)域、單位面積、申請人條件的不同,公屋的月租金也從兩三百到兩三千港幣不等。
回到杭州,登錄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官網(wǎng),照著當時在地圖上畫的記號,果然在“公共屋邨”的資料上找到了這個小區(qū)。馬坑邨,租住屋邨,入伙(入住)年份為1993年,和諧鄉(xiāng)村式樓宇,共5座,單位面積17~52.5平方米。
政策靈活,依人而變 申請公屋就像吃麥當勞,多款“套餐”可供選擇
趁著停車休息,周師傅告訴我,其實公屋和居屋很好分辨,一般叫“××邨”的就是公屋,而叫“××閣”或“××苑”的就是居屋。
正覺得奇怪,他怎么對公屋政策了解得那么清楚,周師傅笑了,說:“我以前也住公屋的,十幾年前了。”1998年,房委會推出“租者置其屋”計劃時,周師傅買下了住了十幾年的公屋,也成了“業(yè)主”!40多平方米(總價)不到25萬港幣。”他說,當時,周圍同樣的房子要賣100多萬港幣。因為自己也是公屋制度的受益者所以他一直很關注這些政策。
包括周師傅所說的“租者置其屋”計劃在內,為解決公屋制度進一步推廣得后續(xù)資金緊張問題,香港房委會還提出過居屋計劃以及置業(yè)資助貸款計劃,但推出后爭議不斷。于是房委會接納政府建議,2003年起無限期停建及停售居屋,租置計劃則于推出第六期(乙)之后結束,置貸計劃也于2004年7月14日終止。
即使如此,香港的公屋制度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比如根據(jù)符合資格的申請的條件不同,房委會設計了一些不同的“套餐”:如果你以家庭申請,你家庭成員中包括長者就可加入“家有長者優(yōu)先配屋計劃”;如果你希望與年長父母同邨而居,你可考慮加入“天倫樂優(yōu)先配屋計劃”;如果你和家人都屬高齡人士,你的申請可以享有“共享頤年優(yōu)先配屋”;單身人士則會排列在一人家庭的輪候隊伍上。
申請公屋的家庭情況在變,社會普遍的居住情況也在變,已經租進公屋的住戶也有機會改善居住條件。2006年,房委會推出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開始讓符合資格的公屋住戶(居住密度少于每人7平方米)申請,以改善居住情況,居住滿十年的符合資格公屋住戶可以選擇遷往其他地區(qū)。
記者在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官網(wǎng)的最新一期資訊中看到,第三期“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將于本月28日開始公開讓符合資格的公屋住戶進行申請。這對經濟上尚未脫困但又需要改善居住條件的公屋住戶來說是件好事。(詹麗華)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