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我們老百姓住的可多是土房”,隨著塵封的記憶一點點被打開,毛奶奶的感慨也是越來越多,“那時侯哪里敢想有這么好、這么大的房子住啊,還裝修得這么富麗堂皇!”
解放前,住的都是土房子
毛奶奶老家在金華,小時侯就是在金華農村長大的。毛奶奶說:那個時候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土造的房子。就是那種用石頭砌起來的小房子,外面弄點黃土涂一下。毛奶奶說:記得3歲那次搬家,也就是從小一點的土房搬到大一點的土房。就在這樣的房子里,毛奶奶出生、長大、上學,直到結婚。
記憶中,爺爺家的房子最好了
毛奶奶回憶說,記憶當中爺爺家的房子最好了,是木結構的那種老房子,還有雕刻。不過爺爺那幾間木結構那也是解放后土改分來的。那個院子很大,原來是一個地主的,隨著地主打倒后,房子就分了。爺爺分到了3間,那就是她記憶中的豪宅了。
工作后,終于住上了磚房
毛奶奶工作結婚后,就和老公到了杭州喬司,那時侯他們住的是單位的宿舍。磚結構的,大概20平方米的一間房子就是他們的新房,沒有廁所也沒有廚房!皫枪矌,離得很遠,所以大家都用馬桶。廚房就是在走廊里搭個架子,放個煤爐。而且磚房也是我們結婚以后才分到的,結婚前我先生甚至還住過草房。哪象現(xiàn)在啊,家家都有廁所和廚房!”毛奶奶說。
改革開放后,我們住上了套房
到了1976年的時侯,因為工作原因,毛奶奶一家又搬回了金華。那個時候由于一切都在建設中,所以住的是騰空房,所以經常搬家。不過到了1980年,單位分給他們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一家子算是過上了套房生活。
房改,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
1997年,毛奶奶單位搞集資房。老兩口終于拿到了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84平方米的房子一共花了一萬三千塊,裝修花了四千塊。格局是三個房間一個客廳,還有一個衛(wèi)生間和廚房。直到這個時候,毛奶奶才告別了公用廚房和廁所。
現(xiàn)在,和兒子住上了18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現(xiàn)在,毛奶奶和兒子一起住進了兒子在杭州買的商品房,一共有180多平方米,還是躍層,裝修得更是沒話說。毛奶奶抱著小孫孫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哪曾想過自己能住上這么高級的房子!”
講述人:毛彩荷 年齡:67歲
住 址:杭州城西某小區(qū) 面積180多平方米
記 錄:本報記者 俞亦赟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