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成人,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新聞
    廣東東莞樓市二手房成交量與成交金額雙下滑
2009年11月06日 11:08 來源:廣州日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10月二手樓市受到新房上市的沖擊

  東莞的二手房在10月份受到新房上市的沖擊,成交量與成交金額出現了雙下滑的狀態(tài)。從統計數據上顯示,10月份二手房銷售成交套數基本與9月份持平,但是仍有1.64%的降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長216%。在成交金額上,10月份環(huán)比下降1.05%,同比增長147%。在成交均價上,10月份二手房的普通住宅(非豪宅及別墅)的成交均價為5728元,有14.88%的增幅。

  二手房成交以三房為主

  金信聯行市場部經理林青平從10月份二手房銷售成交數據分析認為,10月基本保持了穩(wěn)定,波動不大,至于成交金額及成交套數略有下滑,是與10月份成交的豪宅減少有不少關系,成交戶型也向小戶型傾斜。主要原因是在10月份一手樓市推出了不少大戶型單位,分流了不少有實力購買大單位的客戶。另一方面,前段時間以來二手三房單位成交量大,比較筍的三房、四房單位基本被消化掉,而目前房價居高不下,都是促使小戶型單位成交猛漲的主要因素。

  數據顯示,10月份二手房銷售成交套數基本與9月份持平,略有1.64%的降幅,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16%。在成交金額上,10月份環(huán)比下降1.05%,同比增長147%。在成交均價上,10月份二手房的普通住宅(非豪宅及別墅)的成交均價為5728元,有14.88%的增幅。在成交的戶型上,10月份仍然是以三房單位為主,與9月份不同的是二房單位增長明顯,增幅為70%,四房單位成交減少明顯,降幅39%。

  啟富置業(yè)總經理張霞分析認為,10月份交易量不大,市場相對較低迷。購房者觀望情緒較濃,售房者期望過高,哄抬價格,而且近期有許多關于交易稅費、銀行貸款政策將變動的傳聞,使得種種現象都不利于市場升溫。

  成交均價穩(wěn)定上揚

  由于經濟能力較強的改善型買家的增多,令東莞二手房均價呈現穩(wěn)步上揚的趨勢。據了解,具有標桿性作用的東泰板塊,在過去的三個季度里,中高端的樓盤成交不斷增多,成交均價在5000~6000元/平方米以及6000~7000元/平方米的價位段,特別是6000~7000元/平方米的價位段份額在第三季度更是由第二季度的8%上升到25.5%。

  據合富置業(yè)專業(yè)人士介紹,除了改善型買家的增多令成交均價上升外,今年整個大市的回暖令整體樓盤價格的上升也是原因之一。

  從合富置業(yè)發(fā)布的二手樓市報告顯示,東莞今年第一季度成交均價在4000~5000元/平方米的占比達45.9%,而成交均價在3000~4000元/平方米以及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價位段也達21.6%以及14.4%,也就是說在今年第一季度,成交均價在5000元/平方米的占比超過80%。而在第二、三季度,成交均價在5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份額則逐季下降,由超過8成的份額下降到5成多。而剛好相反的是,成交均價在5000~7000元/平方米的占比則逐漸增多,第二季度由第一季度的18%上升到36%,升幅達一倍,到第三季度更是超過4成的比例,由此可見改善型以及部分投資型的買家在第二、三季度強勢出擊,占據市場相當的份額。

  買家理性選擇相應盤源

  二手房除了均價上升外,買家也步入了理性階段。雖然在十一黃金周新推樓盤吸引了不少買家的眼球,但不少買家也理性評估自己的經濟能力,使二手房也得到相當的客源支持。

  合富置業(yè)專業(yè)人士介紹,在10月份,因應不同區(qū)域所推出一手盤源貨量以及價位,二手市場所受到的沖擊也不盡相同。如在旗峰公園以北一帶,由于新推的一手盤源大多是豪宅,與周邊5000~6000元/平方米的二手價位存在明顯的價差,目標群體的不同令二手市場受新推盤源影響不大。

  區(qū)域買家群體分界明顯

  從10月份的成交情況來看,不同的區(qū)域,其所擁有的買家群體都有明顯的差異。據了解,南城區(qū)特別是西平一帶的樓價向來比鄰近的東城區(qū)要實惠,所以買家當中有不少是首次置業(yè)人士,而且多是婚房買家,特別是現時臨近年尾,置業(yè)者當中不乏一些為了在新年前住上新房的買家,他們的目標多是總價在30萬元~70萬元之間的兩房以及三房單位,未來世界花園是當中的熱門之選。

  而在旗峰公園以北一帶,10月份的買家多是為了改善生活,擁有湖景的大戶型物業(yè)甚至市場稀缺的單位為他們的摯愛。而戶型選擇多、發(fā)展成熟的新世界花園是買家心中的“香餑餑”,但這部分的買家現時置業(yè)并不趕在年前入住,因為他們購置的大多為毛坯房。 (記者鐘宏連)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