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商業(yè)化時代,“一切向錢看”幾乎成了時代的最強音。大約在2000年前后,由于政府沒錢,但又想鼓勵學者教授,于是就有香港富豪重獎“長江學者”的評選活動。后來許多沿海地區(qū)也模仿這種形式,紛紛以江河為名獎勵本地學界精英,從而造就了最先富起來的一批學者教授。
隨著經濟高速發(fā)展,政府的收入大大增加,教授的待遇也提高很快,不僅與下崗工人拉開很大差距,而且還出現迅速成名、一夜暴富的現象。比如最近在網上流傳一份“名家演講費一覽表”,說在過去一年中,于丹的演講費翻了7倍,兩小時高達6萬元,成為“目前身份最高的學者演講人”。這種日進斗金的情況,與歌星影星沒有兩樣,在幾年前根本不敢想象。
對于這種情況,早在1930年潘光旦在他的《教授待遇與今日流行之兼任講師制》一文中說,著名教授之所以不能和明星相提并論,是因為除了追星族之外,許多人對于明星“不過是短期的欣賞”。但是教授之于學生,卻不能是短期欣賞,而需要言傳身教。他認為這種“師生關系,是應該沒世不忘的!
需要指出的是,當年的講師并不是一種稱職,而是指大學里那些專門為掙錢而代課的人。也就是說,如果僅僅從學問上看,當時的講師與教授應該不相上下。他們的區(qū)別僅僅在于是專職還是兼職。
潘光旦認為弄清楚教授與講師的區(qū)別特別重要。所謂教授,除了給學生上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人格來影響學生。也就是說,真正的教授是不能屈從于世俗社會的。正因為如此,潘光旦在文章中表示:“學校應當使學生和教授的人格有密切的接觸。要有這種接觸,第一條件也便是要使教授獲得精神上的寧靜,因為不寧靜,人格便不能充分表現!彼說,由于名牌教授有限,許多大學爭相邀請,這就使他們每天疲于奔命,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學問。至于學生,也只能在課堂上見上一面,下課后根本沒有接觸機會。因此他認為,這種“東也講一次,西也講一次,講一次算幾塊錢,講完了就走”的教授,完全是賺錢機器,在教學效果上,與留聲機類似;在人格取向上,與走江湖的藝人沒什么兩樣。
寫到這里,我還想就《于丹論語心得》多說幾句。這本書的開頭,于丹就引用“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名言,表示她與宋朝宰相趙普一樣,頗有輔佐帝王之意。但這話又不能直說,因此她聰明地用現代話語進行了包裝。于是書中就出現這樣的話:“《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薄罢f白了,《論語》就是要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標。”
但是在通讀該書之后,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現代社會需要用科學的態(tài)度研究傳統(tǒng)文化,并把高高在上的圣賢還原為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于丹在“天地人之道”中卻像歷代帝王一樣,依然把孔子奉為“圣人”。
——現代社會主張個人奮斗,鼓勵人們不要屈從于命運;但是于丹在“心靈之道”中卻說:生死富貴是“天命所歸,個人無法決定,也無法左右”。最好的辦法,是要學會承認和順應人生的缺憾和苦難。
——現代社會倡導懷疑精神,但是于丹卻奉勸大家不要追問造成苦難的原因,否則就會成為心胸狹窄的“鄙夫”,既會增加自己的痛苦,又會失去眾多的朋友。
——現代社會追求公平、公正和公開,但是于丹在“處世之道”中卻告訴人們:對于社會不公,“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自省”,這才是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緊接著,她在“君子之道”中又進一步強調,千萬不要怨天尤人,否則就是有失做人的“厚道”。
當代中國正處于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歷史關頭。面對政治體制改革和各種各樣社會問題,我們最需要學習引進自由、民主、科學等現代社會的價值理念。
學者明星化的出現并不是孤立現象,而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縮影。透過現象看本質,我發(fā)現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教授變明星,富了自己,害了學生。(作者智效民 系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