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全國頂級名牌中學間的尖子生“斗秀”,眼下正在眾目睽睽下上演——繼本月中旬北京大學招辦公布全國39所學校獲得2010年“校長實名推薦”資質后,最近幾天,這些學校紛紛將有意推薦給北大的優(yōu)秀生列入公示。借助各地新聞媒體的聚光燈,公眾亦有機會獵奇:頂級名校的拔尖學生到底“!钡胶畏N程度。
然而,作為主導這場尖子生“大秀”的幕后導演,北大的處境卻隨著校長推薦生名單的公開而日益尷尬:中學校長給北大舉薦的優(yōu)秀生仍為考試排名最靠前的學生,這讓北大難以給公眾一個交代——被寄望給怪才、偏才提供“綠色通道”的“校長推薦制”,怎么又被玩成了專挑拔尖生的“搶人”游戲?這樣做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
被校長推薦的都是年級狀元
假如沒有北大“校長推薦制”的出臺,如今就讀于江蘇省南師附中高三(1)班的匡超同學,即便學習成績再好,其知名度的邊界大概也只限于這所名牌中學內(nèi)。但如今,匡超一夜成名。作為江蘇省第一位獲得校長推薦的學生,其標志性意義不言而喻。
北大投放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全國39所學校,僅江蘇一省就占了10個席位。而在江蘇首獲推薦的匡超,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都近乎完美——“一般而言,好學生有三種:一是平時學習成績好;二是學科競賽考得好;三是活動能力強。能做到其中一點就很不容易了,匡超三樣都很厲害。”
多位具有推薦資質的中學校長均作出了同樣的選擇——把學生的成績進行綜合排名,然后將全年級排名最靠前的學生推薦給北大:天津南開中學和重慶巴蜀中學日前相繼公布了獲校長實名推薦的推薦生,皆為全年級考試成績的第一、第二名。武漢二中向北大推薦的一名叫宋軼凡的女生,其過人之處同樣是實打實的考試成績,“經(jīng)常考年級第一”。而在浙江省,杭州二中、學軍中學和鎮(zhèn)海中學的校長也無一例外地表示,推薦學生時,文化成績是個硬指標。隨著“校長推薦制”落入實際操作流程,它著實演變成了給優(yōu)秀生降分、而怪才偏才依舊無緣拿到入場券的一出“掐尖”游戲。
不得不說,如果北大在推出“校長推薦制”這一自主招生“新政”時還表現(xiàn)出一絲勇氣的話,那么中學校長在具體推薦學生時,表現(xiàn)出的則是徹頭徹尾的審慎和保守。
“非不能也,是不敢也”
為何不推薦偏才和怪才上北大?隨著推薦生名單進入公示階段,中學校長們也給出了各自的理由。南開中學校長宋璞公開表示,現(xiàn)在“非不能也,是不敢也”。校長們“求穩(wěn)”的心態(tài)昭然若揭。
很多中學校長承認,在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下,只有成績排名這一標準最硬,也最具公平性。按照這一標準推薦,學生、家長、老師都沒話說,校長也免于“難做人”。
巴蜀中學校長傅唯泉表示,在推薦之初確實傾向于選具有某些特長的優(yōu)秀生,但當學生排名確定后,他又不得不以學業(yè)成績作為標準。因為偏才怪才并非年年有,而在沒有偏才、怪才出現(xiàn)的前提下,白白放棄名額又不符合學生的利益。
在南師附中,被推薦上北大的匡超確實是一等一的優(yōu)秀生,但這一看似“無可爭議”的決定,卻讓校長王占寶仍然受到很大的爭議。據(jù)悉,匡超在被校長推薦之前,已經(jīng)獲得了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的保送資格。換言之,匡超進名校已是鐵板釘釘?shù)氖聦,只是被校長推薦后,他提前鎖定了北大而已。質疑聲也由此而來:像這樣的學生憑自己能力就可任選名校,何須校長大費周折推薦?
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或許是目前校長中少有的“激進派”。劉長銘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要推薦的是在某一方面有特別超常的才華,而在其他方面暫時略有不足的學生。“因為他們在現(xiàn)有的教育體制中不能生存,但卻具備可貴的培養(yǎng)價值!
記者注意到,39所具有推薦資格的中學校長手里,推薦名額從1-5個不等。目前,不少中學校長都表示將出于學生利益的考慮用足推薦名額,只有懷揣5個推薦生名額的劉長銘拋出驚人之語:“寧缺毋濫。很可能不到5個甚至只有1個!彼睦碛墒牵安豢赡芤粋學校每年都能出5個極具特殊才能的學生啊,這太荒唐了!”
“上游”忙掐尖,“下游”忙擇校
隨著各路出身“名!钡臓钤、榜眼們進入公示環(huán)節(jié),諸多教育界資深人士看出了潛伏在“校長推薦制”背后的門道:在北大和全國39所頂級名牌中學間共同把玩的“精英主義”游戲里,招生改革已落入虛妄,搶生源才是實打實的目標。
“北大的校長推薦制,如今看來就是在中學掐尖;頂級名牌中學紛紛公示推薦生,看上去都像是在做大廣告!睖弦凰鶎嶒炐允痉缎灾袑W執(zhí)教高三的老師告訴記者,從已經(jīng)公布的消息看,被校長推薦的學生不僅各科成績優(yōu)異,而且均有“競賽”特長,即多數(shù)學生都有“個人在各類省級競賽中多次獲獎的記錄”。相比之下,學校對于推薦生個性特長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介紹則很少!按伺e無非是在顯擺學校的辦學實力!”
申請北京大學2010年“校長推薦制”的全國各地中學,有400所之多。但最終確定入圍的只有39所,授予推薦資格的比例不到10%。由此引發(fā)的名校之爭,在各地紛紛上演。作為教育大省,山東省沒有一所學校入圍,該省教育界不少人對北大此舉感到不解。有人開始緊張,認為“山東考生素質受到考驗”;更有人士注重策略分析,認為山東吃虧在于“每年為北大輸送人才的高中數(shù)量非常多,實力較為平均,沒有特別突出的學校。”而揚州中學的一名教師更是寫公開信請教北大:“能否請北大給參與的學校一個明確的答復,也好為今后的申請奠定基礎!
盡管上海不在北大2010年自主招生“校長推薦制”的試點之列,而上海多所實驗性示范性中學都有多年向名校推薦保送生的經(jīng)驗,但一些中學教師仍然擔心,像北大之類學校在教育的“上游”如此玩精英游戲,這無疑將助長位于“下游”的基礎教育階段的擇校風氣!氨贝蟮矫聘咧袚寖(yōu)質生源,名牌高中勢必要到初中去搶生源。如此惡性循環(huán),擇校風怎能不愈演愈烈?!”
更有教育專家直言,今年北大開了這個用推薦制搶尖子的頭,難保明年其他各所大學不會更早使出降分錄取、提高獎學金之類的招數(shù)鎖定生源,這樣下去,高中教學秩序豈不是要亂成一鍋粥?!
本報記者 樊麗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