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離家出走;其父多次求助警察已“不好意思再報警”
昨天,家住花都區(qū)新華鎮(zhèn)鳳華路的梁先生向本報求助,說他11歲的女兒小倩失蹤3天。梁先生從事空調(diào)安裝維修工作,小倩9月就要升讀小學四年級了。
本月7日深夜,梁先生下班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存放在家中的裝空調(diào)用銅管不翼而飛了,這些銅管價值約1萬元、重達700斤,“我一下子驚呆了”。家里門窗都沒有壞,他趕緊追問女兒:“是不是你做的?”小倩二話不說承認了,說以20元賣給收買佬。梁先生不敢打、不敢罵,只是馬上帶著她去派出所報警。
父女隔天凌晨4時從派出所回家。梁先生上午睡醒后發(fā)現(xiàn),小倩又不見了!他馬上出門尋找,到處找遍,就是不見人影。
這次,已經(jīng)是小倩第七次離家出走了。
連親友家的錢包也偷
梁先生對女兒感到很頭痛。他說,女兒經(jīng)常偷家里的錢,甚至連親友家的錢包也偷,并且常說謊!懊看文玫臄(shù)目不大,拿了錢就離家出走”。
梁先生有時在游戲廳找到她,有時在公園里找著,有時她被警察送回來……小倩出走時間最長達一個星期。
今年5月,離家出走的小倩還在花都東峻花園大鬧過一場。當時,小倩偷了家里32元,放學后又溜了。苦找好幾天的梁先生看了電視臺報道,才知女兒被東峻花園的保安收留了。期間,小倩對收留她的保安說她經(jīng)常遭繼母虐待,不堪忍受才出走。可當電視臺記者采訪時,她卻大發(fā)雷霆罵記者,甚至還用水潑前來處理的警察……后來證實,除了自己的姓名以外,小倩所說的幾乎都是謊話。梁先生說,每次找不到女兒都會求助警察,次數(shù)多了,“簡直不好意思再報警了”。
父母離異溝通有問題
小倩1歲多的時候,父母便離婚了,后來梁先生再婚,又生了一個小女兒,小倩就一直由清遠老家的奶奶撫養(yǎng)長大。奶奶很溺愛孩子,偷錢的毛病在沒上學時就犯上了。直到兩年前,小倩奶奶去世,小倩才被梁先生接到花都生活。但是小倩與繼母常鬧矛盾。為了女兒,今年5月,梁先生與第二任妻子離了婚,但小倩依然不聽話。
梁先生告訴記者,他反復(fù)對女兒說,要錢的話問爸爸要,不要偷,不要撒謊,“教育也教育了,氣得忍不住時打也打過,可就是沒有用!” 女兒自己曾不止一次地說:“以后再也不偷了,再偷就把手砍掉!钡笠廊徽辗覆徽`。小倩其實是個聰明的孩子,離家出走的時候,她肚子餓了就編個故事找警察,然后讓警察給她買吃的。
記者看到小倩散在床上的課本,翻開第一頁,稚嫩的字體寫著“爸媽哥奶”等字,其中“媽媽”兩個字在后面重復(fù)了很多很多遍。梁先生說,小倩的生母從來沒有關(guān)心過孩子,而小倩對于母親也幾乎不聞不問,“但是能感覺到她對她的生母多少是有些怨恨的。”而平時由于工作的關(guān)系,他與女兒極少交流。奇怪的是在學校里,老師對她的印象很好。對此梁先生感到頭痛:“都不知道以后該怎么來管教這個女兒!”
僅靠家庭教育難改變
白云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靈成長中心張凱旋主任分析,像小倩這樣的情況,單純想通過家庭教育是很難改變的,必須由家庭和專業(yè)性的幫助相結(jié)合。這個孩子從小在奶奶身邊長大,有寄養(yǎng)史,缺乏父愛和母愛,極其缺乏安全感。而奶奶對她又是一種溺愛式的教育,小孩從小偷錢說謊,家庭都沒有加以正確引導也沒有可行的懲罰方式。如果想要改變孩子,必須要靠專業(yè)性的心理幫助。 文/圖 本報記者 黎存根 實習生 徐文婷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