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剛落的季節(jié),天氣已經(jīng)開始燥熱。
從同事那兒聽說華君武離世的訊息,心中頓時涌起一陣傷感。放下手里的雜事,翻箱倒柜找出多年前的采訪錄音,聞聲如面,那位睿智、優(yōu)雅的長者恍若就在眼前。
也是這樣的季節(jié),也是這樣的6月。 9年前,我采訪了華君武先生。
可如今,先生已經(jīng)走完了他的漫畫一生。
在《東北日報》的4年,讓華君武與《遼寧日報》有了深厚的淵源
時間回到9年前。 《遼寧日報》創(chuàng)辦《人物》版。最初的難題是——待選的人物太多。究竟要采寫些什么色彩的、哪個領(lǐng)域的人物,頗費周折。商討再三,將《人物》的視野聚焦到了文化界。
為了這個版面一出來就不同凡響、兼具《遼寧日報》特色,我們決定把自己作為源頭,從《遼寧日報》的前身《東北日報》出發(fā)。當時圈定了兩位和《東北日報》有淵源的人物,一位是劉白羽,另一位就是華君武,他們都曾在《東北日報》工作過。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名字全部響當當。
緊接著,我被囑采訪華君武。
能采訪華君武這樣的人物,是個難得的機會。此前,我雖有點兒采訪實踐,但基本沒采訪過什么名人和大師,領(lǐng)命后,不免有些緊張、惶悚。
那年春天,幾經(jīng)周折,我總算是找到了華君武家在北京三里河寓所的電話號碼。 4月底,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冒昧地打電話聯(lián)系,說要采訪這位漫壇泰斗在我們《東北日報》當年工作時的一些事兒。趕巧,是華老接的電話。略帶杭州口音的他說:“都是些過去的事兒,我已老朽,不必再說了嘛! ”
兜頭被拒絕,原是意料中的事,可碰了釘子,我還是有點接不上茬兒。掐著電話,仍不死心地再次表達自己的采訪意愿。我已不記得自己當時都抬出了什么名目,反正最后,華老答應(yīng)了,但他說自己馬上要去杭州療養(yǎng),一個月后方能見面。
現(xiàn)在想來,華老接受了我的采訪要求,還是緣于他對《東北日報》、對遼寧的那份不一樣的深情。
等待是磨人的。 5月下旬,我第二次打電話預約,家中人說,華老再過3天才能從杭州返回。杭州是華君武生命中永恒的支點,我懂,因為,他是杭州的兒子。 1915年4月24日,他出生在杭州龍翔里,在青磚黑瓦的杭州里弄長大,在青山秀水的西湖邊學會了寫字涂鴉。
一周后,我急不可耐地又一次撥通電話,鈴響了好半天,就在我要絕望地放下時,電話另一端終于傳來了華老的聲音。聽得出,老人沒休息好,聲音里滿是疲憊。盡管這樣,華老還是和我定下了采訪日期,華老說:“電視臺的記者剛走,6月6日還要去鄭州……”
放下電話,我感覺殊為歉然:老人畢竟86歲了。
華老的名片只有 “華君武”三個字的親筆簽名和電話,采訪就從他的名字切入
2001年6月4日上午,我趕到位于北京釣魚臺三里河的南沙溝。這里處于鬧市區(qū),但院子幽深,據(jù)說住了很多有一定級別的干部。收發(fā)室值班員聽說要找華君武,立馬放行,并熱心地指點了位置。
走進來再看,院落很大,樹蔭如蓋,一幢幢住宅樓頗有點年頭,但很符合居住者的身份。
9時整,我輕輕叩開了華老的房門,開門的是華老的兒子。走進客廳,上穿靠色汗衫、下著同色系便褲,鬢發(fā)雪白、氣色卻不錯的華老正等候我們的到來,熱情地給我們讓了座。
采訪之前,我打量了一下客廳。房子的格局較老,四白落地,沙發(fā)是舊的,寫字臺是舊的,沒有什么貴重的擺設(shè)。但擺放隨意,舒適。雖與奢華搭不上邊,卻透出濃濃的書卷氣、深深的文化味。
春夏之交,落花時節(jié),京城已是酷熱難當,一絲風都沒有,高大的白楊樹掩映在窗外,擋住陽光,給室內(nèi)添了幾分清涼。
華老雙手遞過一張名片,這張素樸的紙片上除了“華君武”三個字的親筆簽名和電話之外,什么也沒寫。
雖然職位很高、職務(wù)很多,但“華君武”這個名字的確不需要任何頭銜。
在采訪前的準備工作中,我安排了一個橋段,作為采訪的開場白。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在重慶的一個晚會上,有人出了個謎語:謎面是“日本投降”,打兩個歷史人物。謎底很容易被猜到了——屈原和蘇武,意思是屈服于原子彈、蘇聯(lián)動武。后來相聲大師侯寶林在講這個掌故時,認為謎底應(yīng)該再增加一位當代人物——華君(軍)武,中國軍隊的浴血奮戰(zhàn)是不容忽視的。
我是中學時代通過這件軼事知道華君武這個名字的,而且我還知道華君武用自己手中的畫筆參加抗日救亡斗爭,并作出卓越貢獻。
聽到我講的這件事,華老淡淡一笑——“我可算不上人物。 ”
采訪很自然地展開了,切口就是華老早年參加革命的經(jīng)歷。
因為不喜歡畫靜物——大鴨梨,他選擇了漫畫、選擇了革命
幽默、妙語連珠的華老打開了話匣子。
華老回憶說:“家中沒人搞過繪畫,中學時教美術(shù)課的是女老師金耐先,要求我們每次上畫畫課都得畫靜物,畫香蕉、蘋果、大鴨梨,畫得越像分越高,我不喜歡照貓畫虎,老師一看我的作業(yè)就皺眉頭,所以我的美術(shù)成績剛剛及格。 ”
華老說,他們這一代人,從小就知道帝國主義,那時叫列強。那時他特別恨帝國主義,畫大鴨梨表達不了他的思想。雖然討厭靜物寫生,他對漫畫卻很感興趣,覺得漫畫可以畫出人的好笑的地方,有趣,可以變化,不像畫靜物那樣死板。
“1935年以前,我并不了解共產(chǎn)黨,可我厭惡國民黨,這些厭惡不是從階級分析中得出的,而是從國民黨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不抵抗政策中得到的。因為‘七七’事變,日本侵略中國,1938年上海淪陷,我們真的成了亡國奴了。我不愿做亡國奴,我仇恨在上海日本租界里橫行霸道的日本海軍陸戰(zhàn)隊,我也討厭國民黨政府大小官僚的貪污腐化,內(nèi)心苦悶、彷徨。某天,我的好友黃嘉音給了我一本中文版的《西行漫記》,讀著讀著,我被吸引住了,原來中國還有這樣一個地方——陜北,那里的空氣是新鮮的,呼吸是自由的,人和人是平等的。 ”
上海淪陷后,華君武瞞著母親、朋友和同事,秘密地離開了上海。經(jīng)過三個月的長途跋涉,途經(jīng)香港、廣州、長沙、漢口、重慶、成都、寶雞、西安,最后到達了陜北。是斯諾的《西行漫記》給了他力量。
“1938年底,我從陜北公學分配到魯迅藝術(shù)學院美術(shù)系高級班學習,后來當研究員、教員。從十幾歲開始畫漫畫,覺得漫畫可以表達自己的喜愛,至于文藝到底有什么作用,不太清楚。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給我的世界觀、文藝觀帶來了轉(zhuǎn)折性的影響,使我在文藝觀上解決了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以及文藝的民族化問題。 ”
在《東北日報》4年,他放開手腳大顯身手畫了幾百張漫畫
抗戰(zhàn)結(jié)束后,1945年8月,作為東北魯藝文工團的成員,華君武馬上奔赴東北,先是被陶鑄調(diào)到《東北畫報》工作一段,后來又被安排到《東北日報》。
回憶在《東北日報》工作的4年,華老很興奮:在延安時條件不行,不能制版,用的都是木刻,所以畫的漫畫不多。到了東北尤其是1946年底,能夠制鋅版了,我終于有了實踐的機會。大約隔兩天就能畫一張,4年里,畫了總有幾百張吧。
說到這,華老謙虛地補充:“我剛到東北時,《東北日報》已撤退到本溪,沒有制鋅版的設(shè)備,不能畫漫畫,所以當了半年蹩腳的新聞記者。我這個記者不會寫文章,一寫文章就老長老長,有一次幾乎登了一整版。剛開始讓我到吉林市郊區(qū)一個叫江南村的地方搞減租減息,蹲點。那時候工業(yè)剛恢復,報道的不多,較多報道農(nóng)村的。從本溪、吉林,到東豐、西豐都去過。那時沒有正式通行的火車,出去采訪,看見有運煤的火車,就扒上去,正趕上冬天,不會穿烏拉鞋,人凍得跟冰塊似的,眼睫毛都粘在一起,采訪時,吃住都在農(nóng)民家。 ”
后來有條件了,華君武就開始畫漫畫,當時在《東北日報》畫漫畫的就他一個人。他說:“畫漫畫起的是宣傳、鼓動作用,群眾很喜歡。當時《東北日報》的社長李常青、總編輯李荒都很重視漫畫,經(jīng)常幫我出主意,講事情的背景、社論的精神,我趕著就得畫出來。因為是時事漫畫,政治上的要求比藝術(shù)上的要求要高,當時對漫畫藝術(shù)本身考慮的比較少,有的時候有一種圖解的味道。 ”
在《東北日報》4年,華君武畫得最多的就是蔣介石,他創(chuàng)造的蔣介石漫畫形象,穿一身美國大兵服、光頭、高顴骨、凹眼睛、小胡子,太陽穴上貼一塊治頭痛的黑膏藥,從形象到精神,對蔣介石可說是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畫。
提到這個,華君武笑了:“那時,在哈爾濱等地的街頭、火車站到處都可以看見我畫的漫畫的復制品。因為畫了一個成天貼著頭痛膏藥的蔣介石的漫畫像,哈爾濱的國民黨特務(wù)機構(gòu)把我列入暗殺的黑名單里,罪名是‘侮辱領(lǐng)袖’。 1947年彭真到報社,跟領(lǐng)導說讓我上街當心點兒,還發(fā)給我一把‘王八擼子’,后來換成了手槍,人笑我佩槍是‘資敵有余,自衛(wèi)不足’。 ”
華老在《東北日報》時,做過編輯部的黨支部書記,回憶這一節(jié),他說,那時候,什么事都得管,最難辦的就是解決夫妻吵架、鬧離婚。也有好處,管人家,自己就得檢點,無形中有種約束力,處理多了,逐漸懂得了人的思想的復雜性。
雖然了解了人的思想的復雜性,但華君武卻沒有改變自己的赤子之心,他一如既往地純真、赤誠,以辛辣之筆始終保持著戰(zhàn)斗精神,直到暮年。
時近中午,我們告別了華老。他一定要堅持送到門口,讓我們無語。
我采訪之時,華老已經(jīng)86歲高齡,卻依然在創(chuàng)作漫畫。盡管已經(jīng)從鼎盛時期的每年上百幅減少到每年幾幅,但老人的漫畫人生在繼續(xù),足以令人欣慰。
花開花落,物是人非。華老于95歲高齡辭世,完滿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我們在道一句一路走好的同時,更應(yīng)當珍重的是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財富——那份辛辣、那份熱忱、那份執(zhí)著、那份赤誠……
因為,我們聽說,無私的華老,留給家人的東西并不多,他絕大多數(shù)作品此前都已捐贈給中國美術(shù)館等文化藝術(shù)機構(gòu)。
本報記者/丁春凌
參與互動(0) | 【編輯:蒲波】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