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陳丹青兩個“光頭公共知識分子”搶盡全國圖書訂貨會風(fēng)頭——
1月7日至10日,2009北京圖書訂貨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1月7日,國內(nèi)最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陳丹青、梁文道分別推出新書《荒廢集》和《常識》。一個是有“老憤青”之稱的著名藝術(shù)家,一個是鳳凰衛(wèi)視的名嘴,兩人的新書備受關(guān)注。而兩個“光頭”名人的對話更是吸引了全國媒體無數(shù)的“長槍短炮”,成為全國圖書訂貨會最為火爆和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兩位“公共知識分子”談讀書,也“八卦”美女范冰冰,后者則成為國內(nèi)眾多娛樂新聞的頭條。可兩位名人備受關(guān)注的新書究竟有多少干貨?陳、梁人同時出書,對話之余,兩部新作分別在對方眼中有何地位?這些很少有人去詳細了解。結(jié)束對話之后,記者對兩人進行了采訪,與他們詳談了關(guān)于新書、關(guān)于閱讀以及關(guān)于過去了的2008年的文化軼事。
梁文道:
《荒廢集》文字很講究
談到陳丹青新作《荒廢集》,梁文道表示,相較于《退步集》及其“續(xù)編”,該書依然顯示了他敏銳多變的觀察和視角。書中三篇再談魯迅的演講以及回顧上世紀70年代的長篇隨筆,是最值得期待的文字。
梁稱,“我最在意的是陳先生每本書里面的節(jié)奏感,這個節(jié)奏感是由什么地方形成的呢?首先是里面有很多不同的類型的東西,就像并置,是放在一起的,而且最妙的一點,我很喜歡一個效果,就是他自己的文章跟訪談穿插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妙的事情。因為,陳丹青寫的東西看得出來是在慢慢寫,他的文章是有一種特別像在說話的感覺,其實非常直接。他用的文字,我看得出來是很講究,但是那個語氣是直接的。”
梁文道將自己與陳丹青寫的東西做了一番比較,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工匠,因為做媒體的,所以他的寫作基本上是很迅速的,就像一個工匠。
陳丹青:
《常識》時評很專業(yè)
《常識》是梁文道在內(nèi)地出的第一本書,內(nèi)容是他近兩年來撰寫的時評文字結(jié)集,談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聞自由、公民道德等社會諸多方面。關(guān)于書名,梁文道這樣解釋:“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
就《常識》一書,陳丹青表示,“還沒看完,我跟他差很遠,我是昨天晚上第一次目睹這本書。其實書里的有些文章都看了,其實只要梁先生的文章出現(xiàn)在報紙上,我都會看!
陳丹青說,“我覺得梁先生非常專業(yè),我是業(yè)余的,第一,我白天都在畫畫,都是零碎時間在寫,另外我寫得很慢,改的地方非常多。他非常迅速,短兵相接,會立刻對昨天甚至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有反應(yīng),他會讓人立刻想到梁文道怎么說,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起到這個效果,但是弄成書還是好的。他自己謙虛,說時評會被迅速忘掉,事情過了時評也忘了,這是一面;另一面,做成書,和報紙、網(wǎng)絡(luò)還是不一樣,因為我相信,一篇文章得讀上兩三遍以上才算是讀,做成書,可以這樣讀!
對話梁文道:
曾是“小混混”,不讀課本讀川端康成
“我只是一個讀書人”
廣州日報:怎么想到要在內(nèi)地出版《常識》這樣一本書?
梁文道:其實,我一直想在內(nèi)地出一本書。這些年,我寫了很多時評方面的文章,絕大多數(shù)是在內(nèi)地的報紙上發(fā)表,之前一直又和出版社的朋友商量結(jié)集出版的計劃,但一直沒有出,因為時評這個東西很容易過時,與雜文不一樣。后來我根據(jù)選出來的時評擬出了一個結(jié)構(gòu),讓這些文章有了脈絡(luò),前面為國內(nèi)近3年最為關(guān)心的一些時評,后面為國際上的一些話題。
廣州日報:你是竇文濤嘴里的“知道分子”,也是鳳凰的名嘴、教書、搞出版,還是香港兩個劇團的董事局成員,擁有這樣多的身份,你如何界定自己的身份?
梁文道:要說界定身份,我可以肯定地說,其實我就是一個讀書人。今天的讀書人和古代的讀書人是不一樣的,F(xiàn)在大家習(xí)慣把人分成幾類,讀書人和知識分子這個概念不是別人給你認定的,這是一個身份,是需要自己來主動承擔(dān)一個讀書人應(yīng)該要做的事情。
作為讀書人,我覺得我會死得很早,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這些事都是我應(yīng)該干而且能夠干的。你做得越多,你的能量就越大。有些人可能很好奇,你怎么能做那么多事兒。答案是:你做的事兒越多,你能做到的事兒就越多,所以我認為讀書人才是一個身份,我喜歡讀書,所以我認為自己是一個讀書人。
“混混”老大推薦讀川端康成
廣州日報:你說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可好像你讀書的時候成績一直不好,甚至臺灣所有的中學(xué)都不收你,為什么?
梁文道:我出生4個月,就被抱去了臺灣,在那里一直長到初中畢業(yè)。彼時臺灣很多幫派,文道14歲時,認了十八九歲的大哥,跟著老大上街吃啊喝啊賭啊,當(dāng)然也有打架。兩群小混混約好了時間,到某個中轉(zhuǎn)車站碰頭。車站旁正好有個書店,若是到得早了,我便閃進書店,邊看書邊等。時間一到,嘴里吼著“你們找死”,就拿著棍棒沖出門去。
臺灣的小混混不讀課本,不等于不讀書。事實上,我開始讀川端康成,就是“混混”老大推薦的。我本人更中意哲學(xué),初一就開始讀殷海光,讀胡適,讀羅素。初中畢業(yè)后,因為有被警察收容過,沒有高中愿意收我才被父母接回香港。
廣州日報:梁先生什么時候開始寫時事評論?
梁文道:我開始寫評論是在1988年,但是那個時候我主要是寫藝術(shù)評論、文化評論,偶爾也寫一點時事,那時我只有十七八歲。真正很密集的寫是過了2000年之后。17歲那年,我已是左派先鋒青年。有人對我說,你那么多意見,就自己寫點東西啊。就這樣,我開始寫時評了。
廣州日報:2008年茅盾文學(xué)獎比往年更加受到關(guān)注,你怎么看茅盾文學(xué)獎?
梁文道:很多人談麥家的《暗算》,我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們做書評的人介紹書的人談到一個年輕作家的時候,我們最常用的字眼是什么?是成熟。說他已經(jīng)很成熟了,或者說他太年輕所以還不夠成熟。我覺得這是做書評的人的一個慣性,因為要湊足字數(shù),沒有什么東西可講,就拿歲數(shù)開始談下去,對80后那些作者都是這樣對待。當(dāng)然說這句話的前提是覺得自己夠老才會這樣說,但是太多類型化的思考。前幾年我們講于丹,講易中天也是這樣,一來就說于丹不是學(xué)者如何如何,人家也沒有說她是個專家。動不動就聯(lián)名抵制,這也是中國近年來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竇文濤才是真正的主持人
廣州日報:聽說《文道,非常道》停播了,是真的嗎?
梁文道:是的,這個欄目已經(jīng)停播了。據(jù)說是因為沒有廣告,其實聽別人說這個節(jié)目的收視率還是挺高的,當(dāng)然,我在鳳凰衛(wèi)視里只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與竇文濤和胡一虎這些真正的主持人來對比,我不是專業(yè)的主持人。節(jié)目停播以后,我已經(jīng)有很多精力來做開卷8分鐘。作為讀書記者,你能了解一個讀書人能做讀書節(jié)目,其實也是一件快事。
廣州日報:在內(nèi)地的第一本書已經(jīng)出來,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梁文道:我將陸續(xù)出一些書,主要是講讀書和文化的東西,比如“露點”現(xiàn)象、電子游戲以及一些思潮方面的東西。
山寨文化反映
中國大眾文化的調(diào)侃性格
對話當(dāng)天,同是光頭的陳丹青一改過去的中式著裝,一身西服,還配一條藍色圍巾。梁文道笑稱,“穿西服的陳丹青仿佛不是真的陳丹青,成了山寨版的陳丹青。”從這個話題聊開來,梁文道認為2008年山寨文化最有趣。
梁文道說,“山寨首先想到會翻版、模仿、抄襲,但是更有趣的是,山寨文化看到整個今天中國大眾文化的調(diào)侃性格,比如像央視辦春晚,有人要搞一個山寨春晚,然后大家很高興,覺得很有創(chuàng)意!
梁文道認為,這個事情分兩面看,一方面大家都在拿今天的主流的文化或者上得臺面的東西開玩笑,這恰恰表示今天的主流是多強大,強大到一個程度是大家都想顛覆它。可悲的地方或者讓人難過的地方是,我們最有創(chuàng)意的東西,最能夠發(fā)揮我們想象力的東西都是想辦法怎么去調(diào)侃。我們怎么樣能跑掉,我們沒辦法離開它。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