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繁榮,還是假繁榮:市場是否冰清玉潔
中國藝術(shù)品市場自1993年6月20日上海朵云軒藝術(shù)品拍賣公司敲響內(nèi)地藝術(shù)品拍賣第一槌以來,已走過了13個春秋。在2003年,中國藝術(shù)市場出現(xiàn)了交易量激增、成交價格暴漲的火熱勢頭。到2005年的春拍時期,中國藝術(shù)品市場更是出現(xiàn)了量價齊升,一路高歌猛進前所未有的“狂熱”狀態(tài)。
2007年,中國在世界藝術(shù)品拍賣市場所占的份額首次超過了法國,位列世界第三。在2007年全球100位當代藝術(shù)家成交量排行榜上,中國當代藝術(shù)家占據(jù)36席。尤其是中國當代油畫,屢屢刷新拍賣成交紀錄:
張曉剛《血緣大家庭三號》拍出4264萬港元;岳敏君《轟轟》拍出5408.75萬港元;劉小東《溫床》拍出5712萬港元;
蔡國強《為APEC所作的計劃》拍出7424.75萬港元;
曾梵志《面具系列1996No.6》拍出7536萬港元……
然而,在“狂熱”的背后,市場也給人留下秩序混亂的印象,市場不規(guī)范所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漸漸浮出水面。中國藝術(shù)市場聯(lián)盟副秘書長周岳平認為,誠信的危機正困擾這個行業(yè)。誠信的缺失,使制假、售假、拍假這“三假”盛行,直接損害了藝術(shù)市場賴以生存的誠信平臺。
2004年12月26日在沈陽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幅清代作品被急劇抬升至3600萬元。后被揭露,賣家、買家同是一人。于是,人們開始懷疑拍賣行的職業(yè)操守。
故宮博物院書畫專家單國強告誡說,藝術(shù)品市場的拍賣價不一定是市場價。他舉例說,去年沿海某拍賣公司以6600萬元拍賣一位現(xiàn)代國畫大師的山水冊頁(100張)。單國強說,他一聽就覺得價格高得不可思議,通過關(guān)系,拍賣公司給他說了實話:買家只給了1800萬元,故意高拍到6600萬元,就是便于買家好轉(zhuǎn)手賣出。
朱其說,畫家私下銷售價甚至可能不到拍賣天價的三分之一。拍賣天價盡管也有真實成交的,但大部分是“表演價”。
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理事夏葉子指出,有些拍賣公司為達成交易,會虛增成交價。具體做法是,委托方、買受方、拍賣方按事先約定“真實”成交價和“真實”傭金,比如約定拍品的落槌價為1000萬元,再加
10%的傭金,最終成交價為1100萬元。此后,拍賣就進入了表演階段,拍賣師會再虛叫到1800萬元落槌,加上10%的傭金,最終成交價變成1980萬元。但是這個價錢是給別人看的,不會按這個價錢進行結(jié)算。
對此,有些行業(yè)人士表達了不同意見。浙商拍賣總經(jīng)理陳良軍認為,拍賣公司作為一個交易平臺完全沒有必要作假。因為在選擇拍品時就已對作品的質(zhì)量以及是否具備購買意向作過審評,不符合條件的不會選拍。在拍賣場遇到一些作品價格超過實際價格也是正常的,因為拍賣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當兩個或多個買家爭奪同一拍品時,在現(xiàn)場情緒的刺激下價格很可能遠遠高出人們的想象。
“現(xiàn)在當代藝術(shù)是唯一代表中國以平面繪畫的形式進入世界博物館、博覽會等藝術(shù)體系的門類。我們應(yīng)該好好愛惜、看護它,而不能看到市場稍有波動就懷疑是否有泡沫了。”在陳良軍看來,中國當代藝術(shù)目前的價格仍然保持在正常的范圍之內(nèi)。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