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陽江9月20日電 題:現(xiàn)代疍民:賺錢與親情相比不值一提
中新社記者 陳明
疍(音“旦”)家有“海上人家”之稱,又稱“疍民”,歷史上也有“海上吉普賽人”之稱。在中國的歷史上,疍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人類學家認為疍民是古越族的后代,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進行的民族甄別時,疍家差點成為中國第57個少數(shù)民族。
在南國海濱城市廣東陽江,人們多稱疍民為“疍家人”,不少網(wǎng)民稱之為 “疍民部落”。陽江地區(qū)的疍民主要分布在當?shù)馗鞔鬂O港區(qū)以出海捕魚為生。時至今日,疍民的生活習俗大多已被“岸上人”同化,但盡管如此,現(xiàn)代疍民在中秋佳節(jié)凸顯出的那份為親人團聚而風雨無阻的濃濃情結(jié)依然如故,令人動容。
中秋節(jié)前,記者走進廣東陽江的閘坡漁港,切身感受這一“現(xiàn)代疍民部落”的節(jié)前氣氛。
記者20日從閘坡國家級中心漁港了解到,中秋節(jié)來臨的前三天,數(shù)以百艘出海作業(yè)的漁船已陸續(xù)收帆歸港。受訪的幾位船老大稱,疍家人過中秋的心情“比過年來得迫切”,稱“過年是團年,中秋是團圓”,“真正的圓滿在中秋”。
閘坡大角灣旅游景區(qū)的工作人員小張受訪時稱,當?shù)氐霓r(nóng)貿(mào)市場這兩天一下子多了許多身體壯實、皮膚黝黑、戴著“船家帽”的“海歸”漁民。近年來,在每個中秋節(jié)來臨前的兩三天,出海的疍民都會搶在月圓之前歸航上岸合家團聚。
18日那天,“疍家妹”小譚(正在陽江市區(qū)讀高中)的QQ空間就掛上了這樣一句話:中秋回家,讓那顆長年累月在海上漂泊的心,停泊在溫馨的港灣。小譚受訪時直言,這句話是給自己的父兄的,盡管他們還在海上,看不到、也聽不見。
中秋將至,歸心似箭。19日下午就已收帆歸航回家籌備過節(jié)的閘坡船老大老韓對記者說,出海打魚、賺錢養(yǎng)家是歷代疍家人的頭等大事,但這與中秋團圓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
老韓表示,疍家祖祖輩輩都非常注重中秋之夜的親情團聚,就算時代不同了,但這種觀念絲毫未改。在老韓看來,長年累月在海上漂泊的疍家人,就像一只隨波逐流的蛋殼(“蛋”與“疍”同音,有當?shù)丿D家人視之為“疍家”的稱呼起源),說不準啥時候就真的回不來了。因此,在月圓之夜歸家團聚,成了歷代疍民一家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寧涼三日船,不差一夜情”,大意是說寧愿三天不出海賺錢,也不能錯過中秋之夜的合家團圓。自稱在閘坡海邊長大的退休教師王先生稱,在歷代以“拉漁網(wǎng)為生、唱咸水歌為樂”的純樸粗獷的疍家人心目中,賺錢要是與親情相比,真的是不值一提。(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鵬英】 |
相關(guān)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