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6月19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在財經評論欄目轉載《中國農民舍棄土地,追求富裕生活》的文章說,土地被占而引發(fā)的農民激憤上訪的故事在中國屢見不鮮,但農民土地問題在某些富庶東部地區(qū)卻也會呈現(xiàn)另外景象。
文章摘錄如下:
盡管中國始終擔憂其不斷減少的耕地是否能養(yǎng)活13億人,這些農民卻開始準備賣掉其土地,并正式告別祖祖輩輩以來面朝黃土的艱辛生活。
在浙江省北部距離上海約100公里的海寧縣,工廠、道路、庫房和暫新的民居正日益替換傳統(tǒng)的桑園和稻田。
“看看土地里面,哪里還有30歲以下的人?”53歲的農民周偉剛指著面前的的土地告訴記者,“做鄉(xiāng)下人沒有前途”。
因此周偉剛并不過于留戀其土地,最近他和附近村民就同意將“集體所有”的一塊地賣給當?shù)鼗S。
“要發(fā)展,土地就一定要變成工廠和房子,”周偉剛說。
五年前,周偉剛對土地還很珍視,那時來自純農業(yè)的收入還占了他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但現(xiàn)在他更加相信未來美好生活不用依靠土地。當?shù)亟洕陲w速發(fā)展,為本地居民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就業(yè)機會。他的妻子在私營作坊里面做事,而他本人也開始在家門之側的塑料回收場上班賺錢。
周偉剛的兒子現(xiàn)在是在各廠之間穿梭收購販賣碎皮的小商人,最近還添置了運貨用的面包車。他的兒媳在當?shù)仄ひ聫S工作,月均工資可達3000元。在這典型的五口之家的家庭,四份固定的月收入足以維持舒適而體面的生活。
“我的孫子永遠不會在田地里謀生,”周偉剛說。他有一個7歲的孫子。
但長江三角洲的工業(yè)化進程也造成了矛盾,中國農業(yè)部下屬的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廖洪樂指出,中國政府從食品安全等的戰(zhàn)略性考量出發(fā),希望保存耕地,但地方政府和農民自己則更關注土地帶來的經濟利益。
他表示,在中國東部富庶的沿海省區(qū)和被大城市圍繞的農村地區(qū),這個問題尤為嚴重。
和中國大多數(shù)因為土地補償過少導致的農民抗議活動不同的是,海寧等地區(qū)開始為失地農民推出社會保障措施,有此為失去土地的農民提供相應安全補償。
以周偉剛為例,在本次土地交易后,他將獲得購買本地“失地農民險”的指標。在這個由地方政府、保險公司和農民共同負擔的保險計劃中,農民只要一次性繳納1萬5000元,女性在50歲之后、男性在60歲之后就可獲得每月320元的養(yǎng)老金。
對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鐵軍而言,海寧縣可能正反映了現(xiàn)代中國的現(xiàn)狀。以一切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壓力正在逐步蓋過對食品安全等事宜的擔憂,并且令城市化的迅速發(fā)展演變成不可避免的趨勢。
“全中國的富裕地區(qū)都在把耕地改建為工廠,”溫鐵軍說,“由于地區(qū)GDP直接和其政績掛鉤,地方政府的這種做法實際上在被鼓勵!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