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6.3%,連續(xù)三個月回落。其中,食品價格較上月下降0.1%。同時,7月中國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0%。這也是1996年以來PPI的最高漲幅。 中新社發(fā) jackalpan 攝
|
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08年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6.3%,連續(xù)三個月回落。其中,食品價格較上月下降0.1%。同時,7月中國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10%。這也是1996年以來PPI的最高漲幅。 中新社發(fā) jackalpan 攝
|
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發(fā)布的一組數據耐人尋味:7月份,CPI(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3%,漲幅自5月以來連續(xù)3個月回落;與此同時,7月的PPI(工業(yè)品出廠價格)卻同比上漲10.0%,漲幅持續(xù)擴大,達12年來新高。這“一升一降”表明,控制物價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取得成效,但未來物價仍存在上行壓力,抑制通貨膨脹依然不能放松。
穩(wěn)定物價初見成效
在北京市最大的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新發(fā)地,7月底大白菜的成交價格為每公斤0.64元,這個價格不僅比前一周的0.92元下跌了三成,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回落。據了解,新發(fā)地市場的大部分蔬菜近期價格都出現了下跌。
事實上,不僅僅是蔬菜價格,整個食品價格在近期保持相對穩(wěn)定,成為CPI漲幅回落的重要因素。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7月份食品價格的漲幅為14.4%,而在CPI漲幅最高的今年2月,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則高達23.3%。
人們記憶猶新,從去年5月開始,以豬肉價格暴漲為起點,CPI漲幅在其后一年內持續(xù)攀升并維持高位運行。這輪物價上升從一開始就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特點,農副產品漲價推動食品價格漲幅明顯,成為物價上漲的主導因素。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CPI上漲的8個百分點中,食品價格就拉動6.8個百分點。另外,近年來,全球性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國際糧食、能源等價格大幅上漲,一定程度上也給我國帶來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壓力。
物價穩(wěn)定關系宏觀經濟健康運行,牽動百姓切身利益。去年末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yōu)槊黠@通貨膨脹。為此,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豬、油料、奶業(yè)、禽類生產的政策,加強市場監(jiān)管,并通過財政補貼妥善安排低收入群體生活。
目前CPI漲幅的回落,與這些舉措的實施密不可分。在世界糧食價格暴漲的情況下,我國夏糧生產連續(xù)5年豐收,為穩(wěn)定物價打下堅實基礎;隨著各項扶持生豬養(yǎng)殖措施的落實,生豬存欄數和出欄數都出現了恢復性增長,豬肉價格漲幅也出現了逐月的回落態(tài)勢。
專家認為,隨著農副產品價格的走穩(wěn),食品因素對物價上漲的拉動效應將減弱。去年下半年CPI基數較高,也有助于今年下半年CPI的企穩(wěn)回落。另外,國際原油、有色金屬、農產品等大宗商品的價格近期均出現快速回落,使得通脹的外部壓力有所減緩。
通脹壓力不能忽視
雖然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從目前的經濟運行看,物價上漲仍然存在多重壓力。
直接影響企業(yè)運營成本的PPI持續(xù)走高和CPI漲幅的“背道而馳”,應當引起重視。5月,PPI漲幅超過CPI漲幅0.5個百分點,6月為1.7個百分點,7月則達到3.7個百分點。盡管這兩個指標的構成因素有明顯區(qū)別,資源品價格變動對PPI影響較大,而CPI則更多取決于食品價格,但工業(yè)品價格是否會成為CPI上漲的新“推手”,有待觀察。
對此,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當前我國總需求增長已趨穩(wěn)定,終端產品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推動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難以快速傳導到生活消費品價格。在這一背景下,治理PPI上漲的重點是提高企業(yè)對成本增加因素的消化能力,為穩(wěn)定經濟增長和抑制居民消費價格上漲奠定基礎。
事實上,不僅是資源品價格,隨著市場化的推進、土地、勞動力、資金等要素價格將趨于上升;實行節(jié)能減排,治理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也會增加生產成本。這些因素表明,成本推動物價上漲的壓力可能持續(xù)加大。
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對國內價格的影響,也是需要防范的重點。我國是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50%,鐵礦石超過一半以上依靠進口,這種情況下,國際市場價格能夠比較快地傳導到國內。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雖然出現了短期波動,但是否已見頂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對于外部輸入的通脹壓力,還需要保持警惕。
另外,糧食和部分農產品供求仍處于緊平衡狀態(tài),流動性過剩問題短期內仍會存在等等,種種因素都加大了穩(wěn)定物價的難度。
多管齊下抑制通脹
專家認為,物價上漲是一個周期性現象,上升趨勢一旦形成,在短時間內不會很快發(fā)生方向性改變。從2003年到2007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是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時期。而在未來一段時期,則可能進入經濟較快增長與物價震蕩上行并存的階段。因此,抑制通貨膨脹應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抑制通脹的根本途徑,在于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及其他政策的協調配合,促進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在總量和結構上的平衡。
就財政政策而言,應當在抑制通脹方面發(fā)揮更積極作用。通過加大對農業(yè)的投入,加強農業(yè)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和改善農業(yè)生產條件,促進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生產,改革和完善農資價格調控機制,對農資生產企業(yè)實行優(yōu)惠政策等。這些措施可以刺激農業(yè)生產,增加農產品供給,抑制價格上漲。貨幣政策則應把握好宏觀調控的節(jié)奏、重點和力度,控制貨幣供應量和信貸過快增長,抑制不合理需求,防止成本推動型物價上漲轉變?yōu)樾枨罄瓌有屯洝?/p>
呼聲很高的資源價格改革,也將對物價走勢產生很大影響。今年以來,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和國內煤炭價格不斷走高,煉油和發(fā)電企業(yè)承受了很大成本上升壓力。從長遠看,理順資源產品價格,能夠抑制不合理需求,將從根本上解決增長方式粗放和資源消耗過大帶來的價格上漲壓力。但從短期看,資源價格改革又不可避免會刺激CPI走高。如何有序推進相關價格改革,需要謹慎選擇時機。(記者 許志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