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fā)改委近日召開了水價調整聽證會,并在發(fā)改委網站進行了首次網絡文字直播。經過十幾年的發(fā)展,聽證已深入到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許多領域,成為有關部門決策過程中問計于民的重要制度。
聽證問計 走向常態(tài)化
在北京水價調整聽證會上,24名代表輪流發(fā)言,各抒己見,博得了旁聽席上一片掌聲。李士杰代表說:“聽證會是一種民主的進步,我來參會就是為了維護百姓的利益。”
最終,21名代表選擇了分3年漲價方案;全場十幾名代表認為可嘗試階梯水價,階梯水價幾乎成為發(fā)改委已有兩套方案之外的“第三套方案”。
幾天后,北京市發(fā)改委公布施行分3年漲價方案,并準備試點代表呼聲很高的階梯水價,同時,對聽證會上提出的建議和意見分別進行了回應。
其實,聽證會不是每次都為漲價。今年,河南駐馬店市召開供暖價格聽證會,看到暖熱實際成本后,幾乎所有代表都支持供暖價格降幅最大的方案。不久,駐馬店市公布了降價30%的供暖價格。一時間,一些河南的論壇里,大量網友對此稱贊和頂帖。此外,兩年前,北京地鐵票制改革經聽證也施行了降價方案。
涉及各個方面的聽證會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都在上演。僅水價一項,北京、蘭州等6城市已先后在近期舉行了聽證會,福州也即將在月底進行。數(shù)年間,僅北京一地就已對煙花燃放、出租車價格、義務教育“一費制”等問題展開聽證!
對于走向常態(tài)化的聽證,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彭宗超教授認為,這展現(xiàn)了政府部門決策過程更加公開化、民主化和科學化,參與者既有利益各方,又有專家學者。“聽證制度最深層的意義是體現(xiàn)了決策的公正,經過聽證的決策結果百姓也更易接受!迸碜诔f。
范圍擴大 受廣泛關注
聽證制度雖是個舶來品,在中國只有十幾年的歷史,卻在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13年來,聽證涉及的領域不斷擴大。據(jù)了解,1996年,《行政處罰法》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了被處罰的“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這被認為是中國聽證制度的正式開端。兩年后,聽證制度正式邁向價格領域,當年實施的《價格法》規(guī)定“制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yè)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等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建立聽證會制度”。2000年,《立法法》要求法律案和行政法規(guī)需要通過聽證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個別地區(qū),干部選拔和司法領域也在嘗試引入聽證制度。
本世紀以來,聽證制度規(guī)范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僅價格聽證一項,國家就分別于2001年、2002年、2008年頒布相關辦法和其修正方案。聽證制度也越發(fā)引人關注,各種聽證會常成為輿論的焦點,更多的人也愿意參與其中,對其寄予厚望。
完善制度 體現(xiàn)真民意
對于年輕的中國聽證制度,很多人認為仍存在不少問題,應加快改革速度。此前,一些聽證會被認為不能反映真實民意,遭到質疑。
彭宗超認為,現(xiàn)階段的問題主要反映了相關人員在操作中對聽證制度核心理念的理解不夠深入,只有更好地理解聽證背后反映的“公正和正義的統(tǒng)一”,才能使選拔出的代表反映真實的民意,使聽證程序更加正當。
前不久,哈爾濱市舉行水價聽證會時,唯一反對漲價的代表劉天曉怒摔礦泉水瓶,因為他此前一直得不到發(fā)言機會。會后,個別代表被查出身份存在“所謂錯誤”。眾多百姓懷疑該聽證會存在貓膩,甚至有網友稱百姓“被代表”了,質疑個別代表、企業(yè)和部門存在利益關系,致使聽證會僅僅是走過場。
當過兩次聽證會代表的李士杰說,一些聽證會代表的選擇方式不夠多樣化,個別代表受到單位或其他機構的壓力,發(fā)言存在顧慮;而且很多聽證會只有相關部門擬定好的幾套方案可供選擇。他建議:“在聽證之前應召開方案協(xié)商會,擴大參與度,讓更多領域行業(yè)的代表參與其中!(李伯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