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副局長王渝次12日說,目前我國網購人數已超1.2億。2009年,全國快遞服務近1/2的業(yè)務量是由電子商務牽動完成的。去年中國個人網上購物銷售額約占社會商品零售額的1%。(9月13日《楚天都市報》)
前不久,國務院新聞辦透露,我國目前的網民人數達到了3.38億,這意味著我國的網購人數占全部網民的比例超過了35%,而2007年這個比例只有26%。中國網絡購物占整個零售市場的比例,現在已經達到了1%,而2007年只有0.63%。
從26%到35%,從0.63%到1%,這么大幅度的提高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這不僅值得電子商務從業(yè)者們高興,就連我這個業(yè)外之人也感到非常的欣慰。當然,我欣慰并不是因為我從網購的快速增長中獲得了多少利益,而是因為我從中看到了社會信用的回歸和提升。
網購是以信用為基礎的。在交易過程中,消費者既見不到經營者的面,也看不到真實的商品,甚至連商品的影像都看不到。雙方要做交易,必須有一方先發(fā)貨或者一方先付款,這與傳統(tǒng)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場交易方式大不相同。如果雙方互不信任,網購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在這“兩處茫茫皆不見”的環(huán)境中,失信的成本是最低的,追究的難度也是最大的。實際上,利用互聯網進行詐騙的案件并不少見,比如“中獎喜報”之類的網絡詐騙手段就一直在網上肆行,而花樣不斷翻新的各種網上陷阱更是讓人防不勝防。因此,電子商務在中國出現的時候,我曾經非常悲觀。然而,在短暫的迷茫之后,電子商務就在中國勢如破竹——資料顯示,自2002年以來,中國的網購市場每年都保持了100%左右的增長速度——這不能不令人驚嘆!
誠實守信可以降低交易的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這對雙方乃至全社會都是有利的;而輕諾寡信的效果正好相反。沒有信用支撐的市場經濟是難以想象的,從一定程度上說,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網購人數和銷售額占比的快速回升讓人們相信,中國公眾之間的信任度正在大幅回升,一個誠信型的社會正在重塑之中。盛大林(河南 職員)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