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家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王萬賓表示,財經委在國民收入分配問題專題調研報告中提出,盡快制訂出臺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方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分配格局等意見。(據《新京報》8月24日)
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不能再等。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基尼系數已越過0.4的警戒線,2006年升至0.49。收入差距擴大、收入分配懸殊已經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從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看,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經濟轉型歸根結底是要激活經濟發(fā)展的內生動力,這其中消費就是內生動力的主要方面。而消費始終無法充分啟動,根源還在于分配制度不公造成的收入懸殊,使得有錢者消費傾向不強,需要消費者又無錢消費,最終掣肘的是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因此從各個層面來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都非常急迫。
而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目的,通俗地講就是為了阻止“富的再富,窮的再窮”這種現象無限制、無限期蔓延下去。人們都用分好“蛋糕”的形象比喻來說明收入分配改革,當前讓普通百姓吃到更多的“蛋糕”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和目標。這就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的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手段到底是什么呢?除了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和勞動報酬外,關鍵在于在再次分配上下工夫,主要手段就是稅收。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經說過,21世紀初就要著手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方法是通過稅收調節(jié),讓富的人、富的地區(qū)多繳一點稅,扶持窮的地區(qū)、窮的人共同致富發(fā)展。日前,財政部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總體上說宏觀稅負偏低。但問題是偏低在哪里?偏低給了誰?現在中國出現兩種傾向:中低收入者納稅、繳費不低不少并且一個也跑不了,而暴富者、高收入者稅負就如財政部專家所言偏低,偏低主要偏在暴富者、高收入者身上并且偷稅漏稅現象既嚴重又普遍。目前,稅制改革被廣為關注就是例證。
通過初次分配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通過稅收再分配限制過高收入者、補貼低收入和弱勢群體階層、增加過低收入者的收入。限高(限制高收入者收入)、提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擴中(擴大中產階層收入)都必須發(fā)揮好稅收杠桿的作用。這是所有發(fā)達國家的基本經驗,對我們借鑒意義很大。
□余豐慧(河南 職員)
參與互動(0) | 【編輯:楊威】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