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好看,日本高清乱理伦片中文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濟新聞

英國經濟復蘇遲緩 滯脹風險增大

2010年08月23日 09:3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參與互動(0)  【字體:↑大 ↓小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最近表示,可以開始對英國經濟形勢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但來自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的統(tǒng)計數字卻表明,英國經濟目前復蘇緩慢且動力不足。特別是由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聯(lián)合執(zhí)政的新政府自5月份成立后,立即對前工黨政府的經濟政策實施大規(guī)模調整,重點是大力削減財政赤字,這一舉措為英國經濟復蘇前景增添了不少不確定因素。從當前看,英國經濟出現滯脹的風險明顯加大。

  經濟復蘇遲緩 前景不容樂觀

  在此次全球性經濟衰退中,英國是遭受打擊最嚴重的主要西方國家之一。從2008年第二季度開始到2009年第三季度為止,英國經濟持續(xù)6個季度下滑,是上世紀30年代以來持續(xù)時間最長、衰退程度最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上半年情況也不樂觀,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僅為0.3%,低于去年第四季度0.4%的增幅。雖然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長速度達到1.1%,但對英國經濟前景表示悲觀的論調近來卻越來越多。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11日再次發(fā)出警告,英國經濟復蘇將“充滿波折”,要恢復到此次危機前水平將需要好幾年時間。與此同時,對經濟預測前景一向最為樂觀的英國央行將明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從原先預計的3.5%下調為3%,這一度導致倫敦股市發(fā)生大幅震蕩。

  從上半年英國經濟的發(fā)展趨勢看,今年可望保持比較穩(wěn)定的復蘇態(tài)勢,但復蘇速度較慢。主要原因仍然是嚴重經濟危機所帶來打擊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發(fā)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今年英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只有1.3%,大致與歐盟主要大國德國和法國的經濟增速持平。而明年的經濟增速將可達到2.5%。英國新政府最近公布的預測明年的增速與此大致相等,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速只有1.2%,明年也僅將增長2.3%。

  大力削減開支 可能危及復蘇

  值得關注的是,英國新政府成立推行的大幅度削減開支的經濟政策可能為本就步履蹣跚的復蘇增加新的困難,不但可能遲滯復蘇步伐,還有可能導致經濟再次陷入衰退的危險。

  根據英國新政府6月下旬提出緊急預算,到本屆政府結束的2015年,每年將削減320億英鎊政府開支,各政府部門、福利計劃、教育、醫(yī)療甚至女王王室的開支均要被削減。其中政府部門的開支削減幅度達40%。同時,從明年初就要將銷售稅從目前的17.5%提高到20%。這一措施可望每年為政府增加收入110億英鎊。政府預計,這一增收減支將使英國在2015-2016財政年度實現財政平衡,使目前的約1500億英鎊年度財政赤字完全消失并出現財政盈余。這是英國政府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采取的規(guī)模最大的削減財政開支行動。

  一些經濟分析人士包括新政府組建后成立的預算責任局官員就此表示,在經濟剛剛開始復蘇并缺乏動力的時候,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和提高消費稅將使脆弱的經濟復蘇面臨新的危險。

  通脹居高難下 總體前景堪憂

  在經濟復蘇乏力和近期前景不樂觀的同時,英國的通貨膨脹目前仍處于較高水平,而且短期內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最新數據顯示,英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以年率計算4月份曾達到3.7%,為過去17個月來最大升幅。此后雖在不斷下降,6月份英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以年率計算降至3.2%,但仍大大高于英國央行制定的2%的通脹控制目標。而且6月份物價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石油產品價格降幅較大這一臨時性因素所致。

  雖然英格蘭銀行認為,英國的消費物價在今后一個時期內仍將繼續(xù)上升,但可望在明年降至2%的控制目標之內。英國的通脹前景很不樂觀,是否能降至控制目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發(fā)生滯脹的可能性上升。

  從長期來看,英國新政府削減巨額政府財政赤字自然有利于經濟的長期穩(wěn)定和增長。但是,如果削減開支的“巨斧”同時也砍傷了目前剛剛出土不久的復蘇“嫩芽”,甚至導致經濟滯脹,則將導致事與愿違、得不償失的結果。(王振華) 

參與互動(0)
【編輯:李瑾】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