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體育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接連被韓國日本打破紀錄 中國女足何以連下臺階?

2006年07月24日 10:08

  中國女足輸了,輸給了20年來在國際正式比賽中從未贏過自己的日本隊。綜觀此次亞洲杯上的表現,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女足是落后了,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足球理念,我們都差了人家一大截。

  風格:技術還是體能

  女足向著男子化發(fā)展,已經成了當今足壇公認的共識。不過在學習男足的過程中,學什么,怎么學,都是決定一個隊伍風格甚至走向的重要依據。

  日本女足很堅決,這些年來,她們一直都在學技術,因為日本男足是全亞洲技術最好的幾支球隊之一。日本姑娘個子小,速度快,拼身體肯定行不通,那就走技術路線。從日本隊三場比賽來看,她們在技術上的優(yōu)勢相當明顯,就算面對靠“人海戰(zhàn)術”作戰(zhàn)的中國臺北隊和越南隊,照樣打得游刃有余,不費吹灰之力。

  反觀中國女足,身體素質絕對是四支球隊中最強的,但結果呢,兩場磕磕絆絆的勝利和一場心服口服的失敗。為什么?因為中國女足走了彎路。從張海濤的“魔鬼訓練”到裴恩才的“靠身體踢球”,中國女足無一例外地被灌輸了“體能至上”的思想。這屆亞洲杯上我們看到了中國姑娘在技術環(huán)節(jié)上表現出來的可喜變化,但在碰上諸如日本女足這樣喜歡“智斗”的球隊時,中國女足一下子就顯得“比上不足”了。

  戰(zhàn)術:進攻還是防守

  進攻還是防守?永遠是組建一支球隊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兩項皆不突出的中國女足,要作出選擇顯得尤其難。

  馬良行在再次接手中國女足之初,就定下了防守為先的基調,隊伍的陣型也被安排成4411,即單箭頭作戰(zhàn),身后再安排一個承前啟后的進攻型隊員。這一隊型打的是防守反擊,但是,問題很快就暴露出來了,中國隊的“盾”加固了,卻丟失了“矛”。在今年3月份的阿爾加夫杯上,中國隊在總共四場比賽中,有三場比賽居然一球未進,最后只得了第六名。這次亞洲杯首場比賽,面對中國臺北隊占盡優(yōu)勢,全場射門次數更是高達23次,但結果卻是憑借兩個定位球贏得了兩個入球。

  再看日本女足,整支隊伍攻守比較平衡。無論是兩三個人間的小配合還是全場的攻防轉換,都比較順暢,所以她們可以以11比1狂勝難纏的中國臺北隊。

  考核:成績還是基礎

  無論是戰(zhàn)術還是陣型,真正影響中國女足發(fā)展的,還是領導層的決策。從2003年女足世界杯以來的這三年,中國女足幾乎以“一落千丈”的速度在退步,著實讓人寒心。這一局面,掌握女足生殺大權的中國足協實在脫不了干系。

  中國女足要什么?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中國足協選擇了最直接的“成績”。唯成績論,成了足協判斷每屆中國女足主帥去留的標準。從2003年初到現在,中國女足已經換了三任主教練,如果算上其中的代理主教練王海鳴,就是四任。奧運會失利了,張海濤下;東亞四國賽輸球了,裴恩才下。哪一次“考”砸了,就要推翻了重來。一個班子一支隊伍,教練換了,隊員跟著換,技術也要換,還沒打出像樣的配合來,隊友已經換了一茬,嫻熟的戰(zhàn)術從何而來?沒有基礎的球隊,無異于搖搖欲墜的“空中樓閣”,總有轟然倒塌的一天。

  哪個球隊可以忍受這樣的折騰?當我們把大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換帥、考驗、檢討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上的時候,其他的隊伍正在埋頭抓基礎,練戰(zhàn)術,打比賽。而當我們抬起頭來驚呼“狼來了”的時候,為時也已晚。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龔潔蕓)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