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為“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機構近日發(fā)布一系列最新的中國大學排行榜,不僅有重點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還有一般大學競爭力排行,被各網(wǎng)站紛紛轉(zhuǎn)載。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教育部反對各種機構對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因為很難保證其公正性。(5月18日《北京青年報》)
對于“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這個排行榜,筆者此前也了解一些。在重點大學綜合競爭力排名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分列前十位。其實,這個“中國大學排行榜”,充其量只是一個大陸大學排行榜。臺灣、香港、澳門這三個地方的大學統(tǒng)統(tǒng)不在其內(nèi),排行榜的冠名首先就有些不科學。
此外,據(jù)我所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是武漢大學所屬的一個研究所。因此,重點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上,武漢大學是絕對要上的,要不然,武漢大學的校長、領導可不答應;此外,華中科技大學也是要進前十名的,否則,湖北省的領導也不答應。為了讓這兩個學校擠進前十名,即使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擠出去也在所不惜。細心的人也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科技競爭力,還是人文社會科學競爭力上,武漢大學統(tǒng)統(tǒng)名列前十名。
或許我的推測有些強詞奪理,但是,有什么理由讓我去相信這份報告的公正性、客觀性呢?就憑這個“研究中心”的良知和學術聲譽?我們都知道,對于各種各樣的評估機構,比如房地產(chǎn)評估、環(huán)境影響評估,國家不但有資質(zhì)限制,還有相關的法律約束。一份大學排行榜,特別是即將印成出版物、作為“高考指南”發(fā)給學生的排行榜,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可是,現(xiàn)在類似的大學排名誰都可以去做,根本沒有任何“門檻”,一旦不公正、不客觀,會不會誤導考生呢?這一點,正是我所擔心的。
教育部說,“反對各種機構對大學進行綜合性排名”,是有一定道理的。難道,真的只有讓教育部去評估才最權威嗎?我看也未必。在現(xiàn)實中,眾所周知,教育部每五年一輪的本科教學評估,是各個普通高校當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高校評估如今已經(jīng)成了一個可怕的旋渦,每年都有相當數(shù)量的高校卷入進去:隨意造假、變相賄賂、肆意浪費……高教評估的“部門化”、壟斷化成了腐敗的溫床。由此看來,對教育部的評估質(zhì)量也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誰才有資格進行“大學排名”?我想,這個機構首先一定得是“非官方”?梢韵胂,大學排名一旦“部門化”、“政府化”,只可能成為另一個腐敗的溫床。此外,這個機構得具有公信力,至少,它能體現(xiàn)中立。一個排名機構,如果本身就處于某個“有利害關系”的利益集團中,他還有資格去為別人排座次嗎?再次,這個機構必須有充足的信息來源。正如肯尼思(Kenneth)在《大學教學評價》一書中指出的:多渠道的信息來源有利于提高評價的準確性。
來源:中國經(jīng)濟時報;作者:林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