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受矚目的好萊塢電影《達·芬奇密碼》今日凌晨在戛納電影節(jié)舉行盛開首映儀式后,明天,這部年度最熱門的電影將會全球同步上映。
原著小說以反傳統(tǒng)的設想與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情節(jié)在全球刮起一股“達·芬奇”解碼熱,《蒙娜麗莎的微笑》、《最后的晚餐》、盧浮宮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皆成為小說中的密碼,電影能否成功還原小說對細節(jié)的精心設置成為書迷最關心的問題。影片將于明日在廣州上映,也是今年內地第一部與全球同時上映的好萊塢影片,5月19日,讓我們一起來為《達·芬奇密碼》解碼吧。專題撰文 時報記者 譚爭劼
《達·芬奇密碼》揭幕戛納
時報訊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第5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正式開幕。作為電影節(jié)的開幕電影,《達·芬奇密碼》成為這個海濱城市最熱門的話題。伴隨著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包括導演朗·霍華德、湯姆·漢克斯、讓·雷諾和奧黛麗·塔圖的到來,《達·芬奇密碼》盛大的全球首映儀式也吸引了所有媒體的眼光。
據(jù)悉,在16日晚上搭乘由倫敦開往戛納的“達芬奇密碼”火車專列后,昨日影片的主演和導演都已陸續(xù)抵達當?shù)亍?/p>
另外,各國對這部年度大片也有不同態(tài)度。繼新加坡作出16歲以下少年不得入場觀看《達·芬奇密碼》后,泰國電影檢查單位也在群眾壓力下,把影片最后10分鐘內容剪掉,并在電影開演前播出聲明,說電影內容純屬虛構。但有稱發(fā)行商大為不滿,提出抗議。
解碼1 真假盧浮宮交替拍攝
影片的主要場景,除了威斯敏斯特教堂拒絕借出場地外,幾乎全部能實地拍攝。
不過盧浮宮的外景,雖然經(jīng)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的協(xié)助,攝制組獲得七天實地拍攝的特權,但為了能夠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里完成大量的動作戲,同時為了避免傷及那些世界藝術珍品和名畫,以及大畫廊的地面,劇組最后還是按照盧浮宮的原樣,把大畫廊搬進了松林·謝波頓片場。
為此,美術設計阿蘭·喀麥隆在松林片場的“詹姆斯·邦德”攝影棚搭建了盧浮宮的幾個展廳,并與助手幾可亂真地繪制了150幅“世界名畫”,甚至連踢腳板和窗戶周圍的大理石紋理都仿制得一模一樣。最后,木工還仿大畫廊地面的木紋制作了木紋地板,并用高端數(shù)字相機拍照,然后用塑料薄膜印制,鋪在地面上。
解碼2 漢克斯被批缺乏學者風范
對于男主角蘭登的扮演者,原著的許多讀者都不能接受中年發(fā)福、發(fā)線后移的漢克斯。按照丹·布朗的描述,蘭登就如“穿著高級哈里斯毛料的哈里森·福特,聲音像供耳朵享用的巧克力”,漢克斯一臉憨厚的阿甘形象,怎能讓人聯(lián)想到瀟灑倜儻的睿智英雄蘭登,簡直一下子把讀者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拉下了馬,更不要說與相差22歲的奧黛麗·塔圖談情說愛。
為了平復民心,影片開拍后漢克斯不得不嚴正對待自己身上那些贅肉,還留起了長發(fā),看著現(xiàn)在海報上西裝筆挺的“蘭登”,果然是進步不少,大家也開始逐漸接受漢克斯飾演的蘭登。據(jù)說,電影拍攝時期傳言有大批人士要去劇組抗議他擔任主演。但真實情況是確實有200人聚集現(xiàn)場,結果198人是為了拿漢克斯簽名,只有兩人來抗議,真讓人哭笑不得。
解碼3 “愛美麗”褪下清純當女強人
小說中的索菲·奈芙是一個嚴肅的學者,十幾位法國著名女影星參加了角色的試鏡,最終入圍的候選演員飛赴洛杉磯,由湯姆·漢克斯親自挑選。奧黛麗·塔圖隨著隊伍來到現(xiàn)場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以說是倉促上陣。
由于她在《天使愛美麗》的形象太過深入民心,導演霍華德曾經(jīng)擔心她能否勝任角色,但塔圖的表現(xiàn)很快讓劇組放下心來。影片的全球攻勢也是塔圖一次徹底顛覆的機會,褪下“愛美麗”清純而精靈的衣裳,她已經(jīng)成為身負使命的職業(yè)女性。
解碼4 貝塔尼病態(tài)白化殺手最完美
在丹·布朗的小說中,保羅·貝塔尼飾演的塞拉斯最為詭異。為了演好角色,貝塔尼染了一頭白發(fā),并把眼珠變成血腥般的紅色,以制造出病態(tài)的形象。此舉被導演稱贊為完美表現(xiàn)出影片的驚悚感覺。
雖然如此,醫(yī)學界卻不肯放過霍華德一個小小的“錯誤”,紛紛站出來指正電影失實。罹患白化癥的演員丹尼斯·赫利干脆自掏腰包一萬美元、截取電影中荒謬的片段、制成十二分鐘的短片《白子密碼》嘲笑諷刺霍華德的無知。
解碼5 起用“贗品” 《蒙娜麗莎》
在與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進行了近一小時的會晤后,霍華德得到了在盧浮宮實景拍攝的通行證,成為歷史上第二個獲得這特權的劇組(第一部是法國片《盧浮宮魅影》)。雖然可以原地取景,絕不破壞場館內任何物品是劇組許下的承諾。丹·布朗可以在小說里虛構盧浮宮的謀殺情節(jié),把場館弄得一團糟糕,電影的拍攝可走不了這條路,更別說要在“蒙娜麗莎”臉上涂字。于是“復制”成了唯一出路。
劇組先用高端數(shù)字相機拍攝,然后放大投影到畫布上再畫。有的是投影到墻上,再由復制大師澤梅爾仿制,他對所有的色料和技法都了如指掌,所以畫的表面看上去很有質感,跟真的一樣,而不是看上去是平面。于是,“蒙娜麗莎”與其他150幅畫被精致地復制出來,并且跟原畫幾無差別。
破譯線索
1 菲波那契數(shù)列
索尼埃館長在盧浮宮被謀殺,他在咽下最后一口氣前將自己的身體擺成達·芬奇名畫《維特魯威人》的形狀,以血跡在腹部畫下護身符,并用熒光筆在地上寫下一串數(shù)字和字體。羅伯特·蘭登與索菲·奈芙經(jīng)過努力,破譯出事件的第一個密碼——原來索尼埃寫下的那串數(shù)字就是數(shù)學上著名的菲波那契數(shù)列,根據(jù)這個數(shù)列把其他字母重新排列后,就出現(xiàn)了萊昂納多·達·芬奇的名字。達·芬奇的在盧浮宮展出的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隨后的線索。
2 十字形鑰匙
索菲和蘭登先來到最著名的《蒙娜麗莎》前期望尋求答案,卻發(fā)現(xiàn)了作品的保護玻璃上有一行字體,在祖父留下的提示中,索菲找到達·芬奇的另一幅作品《巖間圣母》,并在油畫后面發(fā)現(xiàn)了一把十字形的鑰匙。
這個線索的破解使事件引向了秘密社團郇山隱修會,丹·布朗說,它的成員曾包括牛頓、波提切利、維克多·雨果和達·芬奇等多位歷史名人。
3 玫瑰花梨木盒
根據(jù)十字形鑰匙上留下的地址,索菲和蘭登找到了一個銀行的匿名保險箱,但是如何打開保險箱成為了問題。這時,蘭登想起了那串菲波那契數(shù)列,密碼破解,兩人取出一個手工精細的花梨木盒。盒子內有圓柱狀藏密筒,筒身有字母轉盤,撥對通關密碼,其中一端就會滑開,如果密碼不正確,或者強硬打開,圓筒就會自動銷毀。到了這一步,索菲和蘭登也沒有辦法再繼續(xù)破譯密碼,于是只好向他人求助。
4 “雙面人”提彬爵士
提彬爵士是宗教史學家,研究秘密社團與“圣杯”的專家,充滿了神秘色彩。蘭登本來希望這位老朋友能夠為他提供幫助,誰知道卻是自投羅網(wǎng)。三人先是共同解開了圓筒之謎,但密碼一個接一個出現(xiàn),提彬爵士竟意外遭綁架,當蘭登為老友擔心時,卻發(fā)現(xiàn)一副學究氣的提彬才是幕后黑手。該角色被稱為電影的第二大懸疑,由“甘道夫”伊恩·麥凱倫扮演。
5 《最后的晚餐》
提彬爵士為這幅傳世名畫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注解。這副壁畫高4.57米,寬8.84米,取材自《圣經(jīng)》的一節(jié)。畫中耶穌位于正中央,雙手攤開,兩臂與周圍的空間形成了一大一小兩個倒三角形。一直以來,人們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猶大身上,但提彬認為道三角形以及耶穌右手邊那位年輕門徒,正是解開密碼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