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1日電 最近一期香港《經濟導報》載文稱,2005年12月,俄羅斯與烏克蘭就提高俄向烏提供的天然氣價格問題出現(xiàn)爭議。今年新元旦凌晨俄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新聞發(fā)言人說,烏克蘭方面拒絕了該公司提出的有關2006年天然氣供應和運輸?shù)淖钚陆ㄗh。俄羅斯不得不從2006年1月1日10點中斷向烏克蘭供“氣”。雙方的“斗氣”由此展開。
俄羅斯有“氣”不給氣
長期以來,俄羅斯以優(yōu)惠價格向前蘇聯(lián)國家供應廉價天然氣。烏前總統(tǒng)庫奇馬執(zhí)政期間,俄烏兩國關系密切,烏發(fā)生“顏色革命”后,兩國關系驟冷,可以說“顏色革命”為兩國關系發(fā)展埋下了不和的種子。自從尤先科當選烏克蘭總統(tǒng)后,烏克蘭開始向西方靠攏,提出了加入北約和歐盟的申請,令莫斯科感到十分不滿。特別是2005年12月初,烏克蘭聯(lián)合格魯吉亞等國創(chuàng)立了“民主選擇共同體”,在俄政治家們看來是烏克蘭企圖以此埋葬獨聯(lián)體,俄媒體也認為這是要給俄羅斯營造一個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以及里海的包圍圈。
由于地緣政治原因,俄羅斯只有將烏克蘭繼續(xù)納入其影響軌道,才能保證自己政治版圖的完整和地域大國的地位;俄羅斯把向烏克蘭提供的天然氣價格提高數(shù)倍,顯然是想以此影響烏3月份的議會選舉,使烏百姓相信尤先科的親西方政策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同時還可以離間烏克蘭和歐盟的關系:一旦向歐洲供氣出現(xiàn)偏差,歐盟必將遷怒于烏克蘭。
作為這次事件的一個主角、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天然氣年開采量超過5500億立方米,其年總產值占俄GDP的7%。歐洲進口天然氣中近30%由它提供。該公司已經成了俄內政、外交的一項由秘密到公開的有力武器。此次利用該國有公司以商業(yè)的面貌打出市場牌,既突顯了俄羅斯能源大國的地位,又有對近年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步步緊逼的反擊,“市場定價”的做法對美國等崇尚自由經濟的國家來說,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功效。連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2日在巴黎也說,烏克蘭和俄羅斯等前蘇聯(lián)國家中期內應該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能源費用,以提高兩國經濟效率。
但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角度稍作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此次俄對烏“斷”氣并非單純的經濟問題。因為按照簡單的經濟邏輯,早在1991年烏克蘭獨立之后俄羅斯就沒有義務供應低價天然氣了。而且到目前為止,除對白俄羅斯維持每千立方米46.68美元的優(yōu)惠價格外,俄羅斯對所有使用其天然氣的國家提高了出口價格,但只有對烏克蘭的提高幅度巨大—從50美元提高到230美元,這不能不說是有所針對的。
烏克蘭受“氣”不服“氣”
對于俄方的突然“斷氣”之舉,烏的態(tài)度出奇強硬,而烏政府甚至將“爭氣”上升到國家獨立的高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背后有美國人撐腰,許多招數(shù)都受了美國的指點。烏媒體披露,烏當局早在去年10月就召集專家,制定了引發(fā)天然氣價格紛爭的計劃。烏當局判斷,2006年3月,烏克蘭將舉行議會選舉,獲勝黨派有權推舉總理人選。而根據新憲法,總理將被賦予更多職權,總統(tǒng)職權將大大削弱。被“顏色革命”掀翻的、親俄的亞努科維奇可能會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現(xiàn)在必須采取預防措施,否則“顏色革命”的成果難保?梢哉f,此次危機是烏俄為烏議會選舉在暗中角力。
俄政治分析家也指出,烏克蘭之所以這一次在天然氣問題上表現(xiàn)十分強硬,一來是由于烏克蘭把守著俄羅斯向歐洲出口天然氣的咽喉要道,二來歐盟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約占其天然氣購買總量的30%,幾乎都要途經烏克蘭境內。從這點考慮,歐盟也絕不可能袖手旁觀。而且歐盟的確已經憂心忡忡,已決定于1月4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有歐美在背后作靠山,烏的底氣無疑厚了很多。此外,前蘇聯(lián)解體以后,俄黑海艦隊一直駐扎在烏克蘭的塞瓦斯托波爾港。根據兩國1997年簽署的協(xié)議,黑海艦隊可以以每年9,800萬美元的價格租用該港到2017年。在俄烏“斗氣”過程中,烏總理葉哈努羅夫表示,俄黑海艦隊“非法占據”了許多兩國協(xié)議規(guī)定以外的烏土地,因此俄必須額外支付更多的費用。這也是烏可以打的一張牌。
“斗氣”雙方傷和氣
經過此番“斗氣”,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俄烏雙方已經傷了和氣,而從背后的結構性因素來看,俄羅斯在蘇聯(lián)解體后勢力圈不斷收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則以歐盟和北約東擴的方式步步滲透,以烏克蘭舉足輕重的地理位置判斷,俄、烏要重建歷史上的緊密友好關系的基礎和環(huán)境已發(fā)生巨變。
另一方面,俄羅斯此次因為心里有氣而作出的“斷氣”行動,對俄烏雙方都有一定的內傷。
從俄羅斯方面看,今年將首次成為八國集國主席國,普京本想使能源安全成為年度峰會的主題。但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的行動使西方的批評者更加確信俄羅斯不具備成為八國集國主席國的資格。與此同時,投資者現(xiàn)在可能越來越不相信克里姆林宮所作出的保證,他們可能會擔心俄羅斯可能會用其它方式來展現(xiàn)自己的力量。盡管俄烏之間進行了數(shù)個月的談判,普京還就此發(fā)出過警告,但是商人們和西方政府仍視俄羅斯將供烏天然氣價格提高4倍是有預謀的,等同于敲詐。這將使歐洲對進一步加大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度持非常懷疑的態(tài)度。德國也會對建議中的經波羅的海向其傳輸俄羅斯天然氣的管道產生懷疑。此外,俄羅斯的這一行動對其誠信構成打擊,中國、日本等與俄羅斯有著較多能源方面合作的國家也需要提前作一些能源安全方面的應變預案,以防范俄羅斯方面一些突發(fā)性舉動。
對烏克蘭來說,未來將有“兩大之間難為小”的感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就指出道,被俄羅斯人稱為“俄羅斯小兄弟”的烏克蘭將在俄烏天然氣爭端中損失慘重。
烏克蘭政府官員們稱,如果烏克蘭簽署俄羅斯人提出的合同,那么烏克蘭經濟可能會崩潰。金融分析人士稱,天然氣價格猛增4倍將使烏克蘭經濟每年縮水五個百分點,通貨膨脹率可能會高達百分之三十,并將因此損受數(shù)百萬個工作崗位。
但烏克蘭也不能想當然認為西方會支持它。俄羅斯提出的每1000立方天然氣230美元仍比西方國家的天然氣價格要低。畢竟烏克蘭曾稱自己是市場經濟國家。若烏克蘭如俄羅斯所聲稱的那樣截留輸往西方的天然氣,那么它的行動將遭到譴責。而以烏克蘭的人口和面積看,中長期指望美國大施援手同樣是不切實際,這可能促使烏克蘭未來有可能回歸到地緣角度作一些政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