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宣樹錚:美國華文雜志的出路
2003年09月24日 10:29

  中新社長沙九月二十四日電題:美國華文雜志的出路

  作者美國《彼岸》雜志總編輯 宣樹錚

  美國究竟有多少種公開發(fā)行銷售的華文雜志?沒人統(tǒng)計。但大體說來集中在以紐約和舊金山為中心的東西兩岸。主要有:文化綜合類,《彼岸》、《美國文摘》、《華人天地》、《漢新月刊》、《主流》;文學類,《今天》、《美華文學》、《東方》;歷史文化類,《黃花崗》;學術類,《當代中國研究》。本文以《彼岸》為個案,探索一下美國華文雜志的現狀和前景。

  《彼岸》創(chuàng)刊于二00一年九月。《彼岸》的目標首先是辦一本ABC雜志,誕生于美國的華文雜志,美國雜志,而不是中國雜志在美國,是一本高品味的超脫意識形態(tài)的綜合性社會文化雜志。

  《彼岸》以移民文化為主要訴求,華人移民美國二百多年來,還沒有一本真正屬于他們、與他們的生活休戚相關的刊物。移民文化是移民母國文化和移住國文化在碰撞、交集、適應、融合過程中形成的,涵括了移民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移民文化是過渡性的,但只要華人移民以逐年遞增的速度越洋而來,那么流變百態(tài)、多姿多彩的移民文化就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本雜志要有一支得力的作者隊伍,寫出有份量的文章才行。美國的華文作者隊伍,老、中、青三代,可謂濟濟多士,這兩年來《彼岸》已團結了一支百人作者隊伍。

  在美國辦華文雜志,首先必須面對的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是讀者的定位。讀者在哪里?美國的華人總數已超過二百八十萬,以紐約論,華人不下三四十萬,但成份復雜。就地域而論,有來自中國大陸、臺、港的,也有來自東南亞的,來自大陸的移民又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彼此之間有地域文化的差異,甚至傳統(tǒng)的成見。

  美國華文雜志幾乎都患有這先天的讀者匱乏癥,待到“門庭冷落車馬稀”,有些雜志因之而不得不從月刊變作雙月刊或者化為季刊。而且雜志的發(fā)行主要也就集中在東西兩岸華人集中的地區(qū),《彼岸》雖然在美中芝加哥設立了經銷點,但要建立全美的發(fā)行網點是不可能的。在美國,拿慣了免費的報紙、讀物,一般人想不到要掏腰包去訂一份或買一份不看也罷的雜志,也有不少人會找上門來問你要一本,似乎總覺得雜志是免費的。

  多數雜志的經費支撐靠機構或個人贊助,一旦經費不繼,只能停刊了事!侗税丁穭t全仗個人出資辦雜志,明知是撂錢的活兒,但為了理念和追求也要堅持下去。

  美國華人社會的文化活動向來都很活躍,各類民間文化團體數不勝數,各有天地,而且不時舉辦活動。面對這樣的文化生態(tài),一本雜志要產生影響就必須積極參與到周邊的文化活動中去,僅僅守住一本雜志是作繭自縛!侗税丁吩趧(chuàng)刊之初就建立了“彼岸網站”。《彼岸》與“華美協(xié)進社”、“紐約詩詞學會”、“北大筆會”等都建立了協(xié)作聯(lián)系,和一些報紙、電臺也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今年以來《彼岸》有意以雜志為根基,為營地,為輻射點,向外拓展,開展多方位的文化活動,服務華人,團結華人,繁榮和提升海外華人文化。這些活動增進了雜志和社會的互動,雜志還準備條件成熟了再成立“彼岸書友會”、“彼岸論壇”,舉辦“彼岸講座”。

  海外華文雜志的出路恐怕就在走出雜志,或者說,以雜志為平臺,延伸到多方位的社會文化活動中去,增加知名度,在華人文化圈發(fā)揮影響。不言而喻,反過來這也必將有利于雜志自身的提升和發(fā)展。

  都說在美國辦華文雜志是錢往水里扔,只能濺幾個水花。然而還是值,因為濺起的不是水花,而是華人移民文化。

華文傳媒論壇日程安排
9月21日(星期日)   
- 全天報到
- 晚上:中國新聞社歡迎晚宴
9月22日(星期一)   
- 上午:開幕式、領導會見、論壇主題報告
- 下午:論壇發(fā)言   
- 晚上:湖南省人民政府宴請
9月23日(星期二)   
- 上午:論壇發(fā)言   
- 下午:論壇發(fā)言并閉幕式
- 晚上:長沙市人民政府宴請
9月24日(星期三)   
- 上午:由大會安排代表訪問當地新聞機構并開展交流活動
- 下午:參觀馬王堆等市內景點
- 晚上:歡送宴會
9月25日(星期四)   
- 境外代表赴外地考察或自行安排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